LED背光漏电流故障解决方案BoostPak

发布时间:2014-03-3 阅读量:109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 飞兆半导体的设计团队为解决肖特基二极管出现泄漏故障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叫100 V BoostPak解决方案。本文通过 二极管漏电流比较、对反向恢复时间进行比较、输出电压V= 55V (35W)时的测试和辐射量的结果等几个方面的详细叙述,揭开BoostPak方案的神秘面纱。

配置背光的一种标准方法是使用两个分立式器件: 一个采用DPAK封装的100 V MOSFET,以及一个同样采用DPAK封装的100 V肖特基二极管。LED背光单元中,肖特基二极管的高漏电流可能会造成一些问题,尤其在较高温度下。某些客户曾遇到量产时肖特基二极管出现泄漏故障的问题。改善泄漏故障的一种方法是将肖特基二极管的额定电压从100 V增加到120 V,但系统温度较高时,漏电流依然是个问题。

飞兆半导体的设计团队开发了一种替代方法,即采用100 V BoostPak解决方案。BoostPak系列(图1)在单封装内集成两个器件: 一个100 V MOSFET和一个150 V NP二极管。

图1. BoostPak在单封装内集成100 V MOSFET和150 V NP二极管

BoostPak系列采用5引脚DPAK单封装。N沟道MOSFET针对最大程度降低导通电阻并保持出色的开关性能而设计。NP二极管为超快速整流器,带低正向导通压降,具有出色的开关性能。相比肖特基二极管,它具有低得多的漏电流,在高温应用中提供更高的系统可靠性。

相比双分立器件解决方案,BoostPak方案的尺寸更小,可节省多达20mm2的PCB空间。使用单封装而非两个封装还意味着装配更方便、系统成本更低。

BoostPak系列提供两种版本,一种额定输出功率为25 W,另一种额定值为40 W。表1列出详细信息。


表1. BoostPak装配规格

更高温度下的性能更佳

我们想要知道NP二极管的漏电流到底有多低,因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测试。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图2:二极管漏电流比较

与100 V、5A肖特基二极管相比,150 V、5 A BoostPak系列NP二极管在所有条件下的额定漏电流值低得多,但两者在高温下差别极大。随着温度上升,肖特基二极管的漏电流以极快的速度增加,而相比之下NP二极管的漏电流依然较低。

BoostPak系列的NP二极管采用绝佳的生命周期控制工艺制成,以实现极快速的反向恢复时间和合理的正向压降(VF(典型值): 0.9 V,条件为 IF=5 A、TJ=100 度)


图3:对反向恢复时间进行比较
 
 

实际设计

下一步,我们将验证BoostPak系列能够在实际设计中限制漏电流,因此我们开发了一款评估板,并在多种条件下进行测试。图4为基本设计,BoostPak系列高亮显示。

图4. LED背光中的BoostPak

该设计针对35 W升压拓扑,使用连续电流模式(CCM)操作。输入电压范围为20.4 V至27.6 V,采用单通道直流输出,恒定电流值为640 mA (55 V)。我们采用BoostPak系列的FDD8500N10LD版本。

在CCM操作期间,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增加MOSFET的导通损耗。NP二极管提供低反向恢复电流,对MOSFET的影响更小。

测试温度与EMI

我们在设计BoostPak产品时,牢记两个目标。首先,我们希望将器件壳的工作温度保持在65℃以下。其次,我们希望满足电磁干扰(EMI)的通用规格,将EMI保持在CISPR22 B类标准规定的限值以下。

我们测量了饱和温度。如表2所示,在24 V输入电压(VIN)的情况下,BoostPak系列温度保持在61.5℃,低于65℃的目标。

表2. VOUT= 55V (35W)时的测试结果

接着,我们通过检查五串LED负载时的辐射量,测试EMI。图5显示VIN为24V时的结果。

图5. 辐射量: VIN= 24 V

在30 MHz至1000 MHz的子频率范围内,辐射量远低于CISPR22 B类的额定限值。

结论

测试结果显示飞兆半导体的BoostPak系列(以单个100 V BoostPak替代100 V MOSFET和100 V肖特基二极管)低漏电流二极管满足工作温度下必须的性能和EMI要求。同时,使用BoostPak系列可让设计的尺寸更小、更紧凑,并且更易于组装。在成本竞争型应用中,如屏幕尺寸小于40英寸的LED电视机,这些优势可让产品脱颖而出。BoostPak方法还可节省其他应用的成本,比如LED照明系统和升压/降压操作DC-DC转换器。
相关资讯
全球EDA厂商对华出口管制解除 供应链韧性挑战犹存

当地时间7月2日,全球三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及西门子EDA相继证实,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即日起解除对中国客户相关EDA软件的技术出口限制。这意味着中断月余的先进芯片设计工具供应链正式恢复。

单芯片革命!恩智浦BMx7318/7518发布,重塑锂电池管理高集成时代

在全球电气化浪潮与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动下,锂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能源存储与电动汽车的核心“大脑”,其性能与成本直接决定着终端产品的竞争力。面对市场对高精度、长寿命、强可靠及优异性价比的迫切需求,恩智浦半导体(N.V.,NASDAQ:NXPI)于2025年7月重磅推出其创新力作——BMx7318/7518系列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IC,以突破性的单芯片集成架构和卓越性能,为高压电动汽车(EV)、工业储能系统(ESS)及48V轻混系统树立了全新标杆。

三星半导体战略转型:聚焦2nm制程与HBM技术争夺英伟达订单

三星电子近期对其晶圆代工业务展开战略性调整,将发展重心从追求制程节点的技术领先转向提升商业盈利能力。这一战略重组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其核心举措包括:暂停与台积电在尖端制程上的直接竞争,转而集中资源攻克即将量产的2nm工艺,并积极拓展与英伟达等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

全球TWS耳机市场迎温和增长 头部品牌战略分化加剧

依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TWS耳机市场销量预计同比增长3%,至2028年将延续温和增长态势。这一趋势标志着行业从高速扩张转向结构性优化阶段。

毫秒级响应!威世NTCAIMM66H热敏电阻破解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困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高效精准的热管理成为行业技术攻坚的关键环节。2025年7月,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在宾夕法尼亚州马尔文与中国上海同步宣布,推出通过AEC-Q200认证的NTC浸入式热敏电阻NTCAIMM66H。这款专为液冷系统设计的小型化器件,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紧凑空间的温度监测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