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Cortex A17最新构架解析,比肩A15、踩死A12

发布时间:2014-02-17 阅读量:767 来源: 发布人:

【导读】ARM在2月11号发布了新的内核架构,但起了个不伦不类的名字“Cortex-A17”。看上去,它比32位架构中的顶级内核Cortex-A15还要高级,但实际上只是Cortex-A12的改进版本,定位中端,为2015年的主流市场做准备,从这个层面看,A17的发布预示着A12出师未捷身先死。

A17仍然基于32位ARMv7-A指令集,本质架构和A12一样都是双宽度、乱序发射。尽管架构细节尚未披露,但据了解,A17、A12的前端、执行引擎都是一样的,性能、能效的改进基本都来源于内存子系统的变化

ARM宣称,在特定频率、工艺、内存条件下,A17的性能相比于A9r4可以提升大约60%,而此前A12宣称的提升幅度是40%。照此计算,A17的性能已经可以和A15处于一个档次了!

1

在特定工艺下,A17的核心面积会比A9大出约20%,同时稍稍大于A12。

而运行同样的负载,A17的能效可比A9高出约20%(主要是休眠速度),但是预计A17的峰值功耗也会更高。

或许,这才是ARM将它的命名拔高的原因:性能接近A15,核心面积更小,功耗更低。ARM称要以此在2015年给主流用户提供2014年的高端体验。

但这也不由得让我们怀疑:A15你到底是来干啥的?说定位高端,结果现在被一个中端核心打得满地找牙(至少理论上),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此外,A12因为缺乏必要的一致性总线,不支持big.LITTLE,A17则弥补了这一缺憾,可以作为“大核心”,搭配“小核心”的Cortex-A7。
 

2

A17初期会采用28nm工艺,后期进化到20nm。ARM给出了一张有趣的图示,显示了历代工艺带来的芯片面积变化,以及晶体管成本——每1美元能买到的晶体管数量。

根据这张图,当前的28nm是个“甜点”,晶体管单位成本最低(1美元2000万个),而下一代的20nm只能做到和它持平,19nm的成本反而会略有增加。这的确是半导体行业不得不面临的难题,更先进的工艺已经很难带来足够多的好处。

A17定位中端,对面积、成本自然更加敏感,20nm必须完全成熟了才会采纳。

3

ARM的另一张图则显示了不同面积芯片对应的不同领域:4-20平方毫米的小家伙用于传感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实时嵌入式,中端移动、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的需要控制在30-70平方毫米,高端高性能移动设备可以放宽到70-100平方毫米,而那些100-300平方毫米的大家伙只能用于网络基础架构、存储和服务器。

4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A12何去何从?ARM的态度是二者将同时存在一段时间,A12产品今年下半年诞生,A17则在明年接班。

但是厂商们可不愿意这么看:有更高级、更好看的A17,谁还愿意要落伍的A12?瑞芯微RK3288、联发科MT6595都已经迫不及待地采用了A17。可以预料,A12的命运只能是直接胎死腹中。

架构方面,虽然在热炒64位,但是ARM很冷静地指出,32/64位的转换需要3-4年才能完成,ARMv7-A因此仍有较长的寿命,今年就会有超过10亿部这种架构的智能手机出货,况且ARMv8-A架构向下兼容它。

5

 

6


 

相关资讯
英特尔全球裁员潮:以色列芯片重镇首次失守,波及数千员工

英特尔正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全球重组,以色列这一传统"避风港"首次成为重灾区。公司已于7月7日开始通知位于以色列Kiryat Gat的Fab 28晶圆厂员工裁员计划,预计数百名员工将受到影响。这一举动打破了该工厂"因政府巨额补助和对以色列的长期承诺而从未裁员"的历史。Kiryat Gat工厂是以色列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之一,拥有约4,000名员工,而英特尔在以色列总计雇佣超9,300人。

海康威视加拿大业务禁令遭司法挑战 运营获临时恢复

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针对加拿大政府此前发布的业务禁令采取法律行动。公司已于7月7日正式向加拿大联邦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对该禁令决定进行司法审查,并申请临时禁令以暂缓执行关停命令。在与加拿大总检察长达成协议后,其加拿大业务目前已暂时恢复正常运营,等待法院对暂缓执行申请的裁决结果。

苹果战略并购TrueMeeting与WhyLabs 强化Vision Pro与AI技术布局

据欧盟公开信息披露,苹果公司于2024年1月24日完成对虚拟人像技术企业TrueMeeting及AI监控平台WhyLabs的收购。此举被视为苹果在混合现实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补强,旨在提升Vision Pro头显的沉浸式体验与Apple Intelligence系统的可靠性。

全球半导体市场延续强势增长,2025年5月销售额突破590亿美元

2025年7月7日,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发布最新统计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在2025年5月达到590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492亿美元实现19.8%的显著增长,环比2025年4月的570亿美元亦提升3.5%。这一数据印证全球电子产业链需求持续扩张态势。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国产品牌全面崛起,技术驱动格局重构

根据供应链权威机构发布的W14-W26季度监测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呈现显著变革。市场销量同比增长5.8%,整体活跃量达6870万部,其中国产品牌首次占据前四席位,标志着本土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最新行业报告显示,5G渗透率已超95%,而AI技术和生态整合正成为关键推动力,重塑全球手机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