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14 阅读量:83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国,2014年2月13日 ——意法半导体最新推出STM32 Dynamic Efficiency(动态效率)微控制器产品线的首款产品——STM32F401。新产品集成多项尖端技术,在动态功耗与处理性能之间取得完美平衡,同时还提高了芯片的功能集成度。
兼备高能效与超过100DMIPS的处理性能,STM32F401 动态能效微控制器可延长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能力,支持更多的创新功能,特别适用于管理智能联网装置的MEMS传感器,还适合物联网(IoT)应用和现场总线控制型工业设备。
意法半导体的新STM32 动态能效微控制器集成多项新技术,其中包括意法半导体独有的ART Accelerator自适应实时加速器、预取指队列和支路缓存。这些技术使新产品从闪存执行代码实现零等待状态,在84MHz时,处理性能提升到105 DMIPS (285 CoreMark),工作模式电流降至128µA/MHz。此外, 90纳米工艺技术有助于提高微控制器的性能,降低动态功耗,同时动态电压调节技术可优化工作电压,使微控制器达到性能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泄漏电流。在1.8V时,停止模式电流仅为9µA。
新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扩大了意法半导体的高性能的基于内置浮点单元和DSP的 ARM Cortex-M4内核的 STM32 F4产品系列组合,新的STM32F401产品在一个3.06mm x 3.06mm片级封装内集成高达512KB闪存和96KB SRAM。外设包括3个1Mbit/s I2C端口、3个USART、4个 SPI端口、2个全双工 I2S 音频接口中、USB2.0 OTG 全速接口、SDIO接口、12位2.4MSPS 16通道模数转换器和多达10个定时器。
STM32F401 动态能效微控制器现已量产。STM32F401CDY6 整合了384KB闪存和 96KB SRAM,采用3.06mm x 3.06mm WLCSP49封装。
2025年8月9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划下关键坐标。他指出,机器人硬件基础日趋完善,而机器人大模型的突破才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大规模应用的核心瓶颈,这一关键临界点或在未来3-5年到来。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港股代码:2382)于8月8日发布了其2025年7月核心产品出货量报告。数据显示,在全球光学产业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公司业务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以智能驾驶为核心驱动的车载光学业务维持高速扩张,而消费电子领域则依旧面临压力,手机镜头出货量继续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许可证获批之际,芯片安全争议持续发酵。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因"严重安全隐患"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功能提交风险说明及证明材料。美方专家此前透露,此类技术已在英伟达芯片中成熟应用。
据《华尔街日报》8月9日报道,英特尔公司董事会内部近期围绕其核心的代工制造业务(IFS)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显著分歧。报道指出,董事会主席弗兰克·耶利(Frank Yeary)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积极推动一项计划,意图将英特尔的代工制造部门分拆为独立实体,甚至考虑将其部分或全部出售给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
Diodes公司近期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标志着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复苏。根据报告,该公司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稳健,受益于全球需求的逐步回升和市场结构优化。公司高层认为,这一业绩源于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和产品组合的适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