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12 阅读量:1667 来源: 发布人:
关于流量偷跑的原因,部分有一定手机知识基础的被访者称,会采用流量监控软件进行测试,发现偷跑流量的软件有很多是在第三方软件市场下载的,它们被黑客“二次打包”写入了恶意代码。事实上,这只是流量偷跑的“冰山一角”,算是恶意而为之的部分。另外,还有些“无心插柳”的流量偷跑情况。专家提示,想要完全杜绝流量偷跑,除非关闭数据功能。否则,放弃你的智能手机吧。
上网就无法避免流量偷跑
“手机偷跑流量”,按照通常情况看,大都指在消费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手机因移动上网而产生不明流量甚至费用。
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智能手机几乎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CNNIC近日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手机成为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占新增网民的70%。受其影响,作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即时通信(微信类产品)在手机端也有不俗的表现,其网民规模达3.97亿,使用率为85.7%。随着即时通信应用逐渐从单一的聊天工具向综合平台转变,其市场潜力也被激发。
和短信不一样,即时通信软件是通过流量发送信息的。也就是说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只要有Wi-Fi网络,也能发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微信替代短信。如此一来,手机上网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配件。
如果在功能机年代,手机上网便上网罢了。因为都是单任务运行,基本不会出现偷跑流量的问题。智能机时代则不然,有手机专家表示,想要杜绝偷跑流量,除非关闭上网功能。但这样智能手机便没了用武之地,还不如扔了,并不现实。
“然而,即便是偷跑流量,也有‘有意’和‘无意’两种。”该专家称,大多数流量偷跑是无意的,电信运营商不会和应用开发商就流量获得利润进行分成,所以即便是有意而为之的偷跑流量,目的也是弹出更多的广告或实现内购等收费项目,“醉翁之意不在酒”。
流量“偷跑”五大陷阱
家住在新城的陈先生的手机一夜之间不仅用光了套餐中所有流量,还欠费700多元。据陈先生介绍,他睡觉前忘记关闭数据流量业务,当套餐内流量走完时,的确有收到运营商发来的提醒短信,但当时他正在睡觉,看到短信已是第二天早上了。对此,陈先生很无奈也很疑惑:我的手机流量是如何被偷走的?
据介绍,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流量偷跑”,但最常见的有5种。推送功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网络联接的基础上,才能检测软件更新以及消息提醒。因此你即使没有主动上网,在网络联接的情况下也会在后台工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流量。
一旦用户不慎将带病毒的恶意软件下载到手机中,木马程序便会开启Root权限进行后台联网,下载用于恶意推广的软件并同步消耗用户的流量,导致流量偷跑。
智能手机在Wi-Fi信号不稳定和较弱时,有自动搜索并切换到2G/3G网络,继续提供上网服务的功能。如果用户没有注意到,继续使用需要耗费流量的服务时,就可能产生高额的流量费了。
现在很多手机都有云端同步功能,可以帮助使用者将联系人或短信甚至是照片等信息自动备份到云端,但是这样会耗费许多流量,特别是开启图片同步上传功能时,流量的消耗会更厉害。
很多运行在用户手机中的游戏软件,功能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除了明面上为用户提供的游戏服务之外,往往还会在暗地里搜集用户的机型、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此时,流量就这么悄悄地逃走了。
安卓系统流量被偷?解决方法请看这里!
大家都知道,安卓系统不管是系统自带的软件,还是我们后来自己安装的软件,部分软件总会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偷”走我们的流量。今天就来告诉你如何防止这种事情发生。
第一,控制好你的GPRS端口。每台安卓手机都会有GPRS端口。你可以通过“设置”—“无线与网络”—“移动网络”中关闭端口。当你用完上网的功能时,关闭该端口,软件就不可以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把你的流量偷走了。如果你觉得麻烦,你可以通过辅助软件的方法来一键关闭该端口。
第二,通过软件监控实时流量。
第三,巧用任务管理器。当你觉得你的手机流量莫名其妙增加的时候,你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有什么程序正在运行。直接结束掉无关的进程。
中国上海,2025年7月8日——全球半导体巨头罗姆(ROHM)与奇瑞汽车共同宣布,“奇瑞-罗姆供应链技术共创交流日”于6月5日在奇瑞总部成功举办。双方高层领导、技术团队及核心供应链伙伴齐聚上海,围绕SiC功率器件、高速SerDes等前沿汽车电子技术展开深度对话,旨在通过协同创新加速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落地,为下一代智慧出行注入核心驱动力。
全球光学技术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近期通过SYNIOS™ P1515/P2222/P2720三大产品系列,为汽车照明领域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针对电动化、智能化与个性化设计趋势,在光效均匀性、系统集成度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实现技术跃迁,赋能新一代汽车照明系统创新。
全球知名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凭借多元化产品布局与技术迭代升级,苹果AirPods系列产品收入增长曲线持续上扬。分析师预测,至2026年该业务线将实现2.4%的年增长率,累计营收规模预计突破千亿美元关口。
2025年7月2日,恩智浦在大连举办的“汽车领导力媒体开放日”宣布中国战略升级,通过成立独立事业部、强化本土研发、构建区域供应链三大路径深化“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战略,应对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格局重构。
据多方信源证实,苹果公司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杰出工程师Ruoming Pang已确认离职,将加入Meta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团队。这是苹果推进自研人工智能技术以来遭遇的最重大人才流失,凸显科技巨头在AI顶尖人才争夺战中的激烈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