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LED背光源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4-01-21 阅读量:960 来源: 发布人:

【导读】LED 背光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应用已独领风骚,CCFL 背光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应用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目前全球大厂都在积极发展LED 背光产品,目前市场的主流笔记本电脑几乎全部采用LED 背光技术。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个笔记本背光源设计方案。

概述

该方案从笔记本电脑用LED 背光组件的设计出发,分别从光学、电路、结构角度阐述了开发的过程。光学方面。采用STAMPER 技术,一体成型射出导光板,减少印刷环节,无印刷污染;电路方面,根据LED 的规格及颗数设计LED 发光条,驱动整个背光源;结构方面,采用无背板的结构设计,达到超薄效果。本文设计的笔记本电脑用LED 背光源超薄、高亮、低功耗,达业界领先水平。

光学设计

(1)LED光源

背光模组的作用是把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漫反射使之成为面光源。为了得到合格的面光源,首先要选择合适的LED,通常应用到笔记本电脑背光组件的LED 的规格为3014。通过预设白场光度指标,结合对液晶屏、光学膜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完成对整个背光源所需光通量的计算。根据计算的光通量,结合LED 的光学特性计算出所需LED 的颗数。

(2)LGP设计加工

采用STAMPER 技术,一体成型射出导光板,减少印刷环节,较少印刷污染。以模具射出形成网点,入射面设计能破坏光源的全反射,并控制光源射出导光板面角度的分布,网点数量的多少对光源做有效的控制。网点可随模具任意设计形状,若网点为极小的平滑镜面,可使光在网点及导光板内部的损失减至最小,应用光学设计软件进行网点设计。图1 所示为模拟的背光组件的亮度均一性。

1
图1 模拟背光亮度均一性

电路设计

在侧光式背光组件中, 应用长条式的LEDlight- bar 作为整个组件的光源,LED light- bar 采用白光顶发光LED.以某机种产品为例,单颗功耗:3.2V×0.02A=0.064W.整个light- bar 功耗:0.064W×42=2.69W.LED 背光源电路设计主要包括发光条设计和驱动控制电路设计,驱动电路采用一款DC/DC 恒流驱动芯片,对发光条进行恒流驱动。图2 所示为LED light- bar 的驱动原理图。

2
图2 LED驱动电路原理图

结构设计

笔记本电脑用LED 背光组件通常采用侧光式结构,背光组件结构包括:LED 发光条、膜材、导光板、驱动板、胶框。背光组件采用白光LED,整个结构设计以Active Area 的中心点为所有部件的设计中心,以笔记本电脑所用液晶屏的尺寸为前提,设计其它尺寸。综合考虑电路设计及光学设计的要求,对结构进行设计。结构设计先从LAYOUT 布局图着手,表达整体机构以及各部件相互之间的装配关系,然后着手零件图结构设计。某机种背光源产品厚度可达2.35mm.所设计的笔记本电脑用LED 背光源的结构特点:

(1) 背光源单短边入光,入光方式为短边入光,发光条尺寸减小,成本降低;

(2) 使用薄型平板LGP,对LGP 网点技术要求较高;

(3) 胶框结构,无背板,无灯罩结构,采用高反射率反射片遮光,使用铝箔散热;

(4) 组装时对LED 发光面和LGP 入光部对位要求较高。

3
图3 背光源剖视图

测试

本文所设计的笔记本电脑用LED 背光组件光源采用白光LED,组装后的LED 背光源利用BM- 7 进行13 点测试,5 点平均辉度为4,亮度均齐性为85.33% ,色彩还原性达到95%。背光源整体功率为3.2W,其中LED 功耗为2.69W。背光系统的驱动电路简单,电流一致性良好。表1 所示为背光源的光学测试数据。

4
表1 LED背光源光学数据测试

结论

本文设计开发了笔记本电脑用LED 背光源,采用STAMPER 技术,一体成型射出导光板,减少印刷环节,较少印刷污染;根据LED 的规格及颗数设计LED 发光条,驱动整个背光源;结构方面,采用无背板的结构设计,达到超薄效果。本文设计的笔记本用LED 背光组件超薄、高亮、低功耗,达业界领先水平。
相关资讯
第四代Tandem OLED技术突破!LG显示双路布局高端显示器市场

LG Display于6月27日宣布正式启动27英寸OLED显示器面板的全面量产计划,标志着高端显示器市场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该面板基于革命性的第四代Primary RGB Tandem OLED技术,通过红、绿、蓝三原色四层独立堆叠结构,实现1500尼特峰值亮度与280Hz刷新率的卓越性能组合。

美国PC市场2025Q1强劲增长15%,惠普重夺榜首,全年增速或放缓

根据Omdia(原Canalys)最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1690万台,同比增长15%。这一超预期增长主要源于厂商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调整的提前备货,导致渠道库存短期内激增。

三星第二代2nm GAA工艺获突破 高通或重返代工合作阵营

三星电子在先进制程领域取得关键进展。据产业链报告确认,该公司已完成第二代2nm全环绕栅极(SF2P)技术的基础设计验证,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该节点将首次应用于三星下一代旗舰SoC Exynos 2700的生产,并有望成为其晶圆代工业务重返竞争赛道的核心筹码。

美国芯链缺口显现:台积电亚利桑那晶圆空运台湾封装应对AI热潮

美国雄心勃勃的芯片本土化战略正经历一场现实考验。尽管政策推动与巨额投资不断加码,其芯片供应链距离完全自给自足仍有显著差距。最新的行业动态揭示了一个关键瓶颈:尖端芯片封装能力的缺失。

解析Sensirion新品传感器:±0.2℃精度+可拆卸保护盖技术突破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高精度环境传感技术已成为智能设备的关键核心。全球知名环境传感器制造商Sensirion公司近日通过其全球代理网络正式推出SHT40-AD1P-R2与SHT41-AD1P-R2两款全新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突破性防护设计与精度优化,为严苛应用环境树立了全新的性能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