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 40年模拟工程师分享:如何驯服精密放大器?

发布时间:2013-10-22 阅读量:1678 来源: 发布人:

Bruce Trump:我是一名模拟工程师,很幸运在近四十年里一直被聪明的人陪伴,甚至现在我还能记起一些他们告诉我的事。我希望我的博客能集中一些有用的信息,并在十分钟内能被人消化。我的一生都被电子技术吸引着,我做了40年的模拟工程师,在此之前花了10年时间进入这个行业。我最初工作在Burr-Brown(图森,亚利桑那州),2001年被收购后,开始在德州仪器工作。我担任过许多角色:从设计师、设计经理、产品定义者到应用经理、业务经理。目前我花费大部分时间帮助客户应用、指导同事和写作。我想不到有比这更好的方式来为我的职业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下载完整文档解决你遇到的设计问题>>
TI 40年模拟工程师分享:如何驯服精密放大器? 


Bruce Trump TI资深模拟工程师
 
34年前我加入Burr—Brown(该公司于2000年被德州仪器(TI)收购)公司,这个时候我已经有7年的工程师经验,我被这家公司根深蒂固的知识共享文化所吸引。专家非常慷慨地拿出自己的时间与年轻工程师分享经验。每个人都乐意帮助他人提高模拟技术水平。头脑风暴中,设计的灵感不断闪现。专家们互相挑战和提高对方的想法。虽然讨论的是很难的模拟技术部分,但分享总是会带来好的想法同时语言也很幽默。近日的TI校园招聘之行使我回忆起一些难忘的面试经历。作为面试官,我经常会问面试者,你是否会修理一些东西——汽车、自行车、电脑、摩托车、缝纫机等等。如果面试者能够很自信地说“我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说明这个面试者具有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特质。修理这些东西意味着他每天都在练习成为工程师。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当我能够向面试者传授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时(有时候这些东西会令他们感到惊奇并且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新的理解),我会很高兴。这时,会在我们之间建立一种很强的联系。对于我来说,我会认为这个面试者理解了这些知识,并且具有成长的空间。对于面试者来说,意味着在这个位置他能够学到很多知识。我遇到过 一些年轻的工程师在他们的生涯中也体会到了这种感觉。一个老的导师把这种感觉称为“心灵记忆”。

我很荣幸用了15个月时间发表了几十篇博客,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受到了挑 战。我发现我学到了很多,而这些我以前以为我已经掌握的很好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导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真的想学什么,就去讲述或传授它。分享文化需要维护和调整。人来人往,它需要用心去维持。我希望在你的公司有
这种文化,如果有,培育它。如果减弱了,重建它。如果丢失了,启动它。好吧,该说再见了。我计划了退休后的生活,骑车或者,老实说,清理我的车库。

 
下载完整文档解决你遇到的设计问题>>TI 40年模拟工程师分享:如何驯服精密放大器? 

完整目录:

1 将运算放大器用作比较器——此举可行吗?
2 仪表放大器——可避免常见的设计陷阱
3 差动输入钳位——它们影响您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吗?
4 电流源(以及电流阱)——对顺从电压范围的理解
5 输入偏置电流消除电阻——您真的需要它们吗?
6 运算放大器电压范围——输入和输出之解疑释惑
7 差动放大器——良好匹配电阻器不可或缺的器件
8 构建属于你自己的差动放大器 ——有时1%电阻就已经足够了
9 电源旁路——SPICE 仿真与现实的差距
10 为什么运算放大器会发生振荡—两种常见原因浅析
11 “驯服”振荡运算放大器
12 “驯服”振荡—电容性负载问题
13 “典型值”——在产品说明书规范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14 热电耦——每一个模拟设计人员都应该熟知的组件
15 靠近接地摆动——单电源工作
16 “我需要高输入阻抗!”
17 失调电压与开环增益——它们是“表亲”
18 光电二极管启蒙
19 用SPICE模型仿真失调电压
20 消失的失调电压调整引脚
21 SPICE仿真——Bob Pease会说No吗?
22 如何用好电位器?
23 运放稳定性的SPICE仿真
24 匹配,匹配!双通道运放有多相似?
25 输入引脚的过电应力(EOS)保护
25 CMOS放大器和JFET放大器的输入偏 置电流
27 运算放大器:单位增益稳定放大器和非完 全补偿放大器
28 如何处理未使用的运放
29 温度对输入偏置电流的影响
相关资讯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

国产芯片架构演进之路: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长期被x86与ARM架构垄断的背景下,国产芯片厂商的生态自主化已成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安全的核心议题。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嵌入式处理器领域的先行者,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迭代,探索出一条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的独特路径——早期依托MIPS架构实现技术积累,逐步向开源开放的RISC-V生态迁移,并创新性采用混合架构设计平衡技术过渡期的生态兼容性。这一转型不仅打破了国产芯片“被动跟随”的固有范式,更在智能安防、工业控制、AIoT等新兴领域实现了从“技术替代”到“生态定义”的跨越。据行业数据显示,其基于RISC-V内核的T系列芯片已占据计算芯片市场80%的份额,成为推动国产架构产业化落地的标杆。本文通过解析北京君正的架构演进逻辑,为国产半导体产业突破生态壁垒提供可复用的方法论。

性能飙升27%!高通骁龙7 Gen4如何改写中端芯片格局?

5月15日,高通技术公司正式推出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骁龙7 Gen 4),以台积电4nm制程打造,性能迎来全方位升级。该平台采用创新的“1+4+3”八核架构,CPU性能较前代提升27%,GPU渲染效率提升30%,并首次支持终端侧运行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式AI模型,NPU算力增幅达65%。在影像领域,其搭载的三重12bit ISP支持2亿像素拍摄与4K HDR视频录制,配合Wi-Fi 7与XPAN无缝连接技术,重新定义中高端设备的创作边界。荣耀与vivo宣布首发搭载该平台的机型,预计本月上市,标志着生成式AI技术向主流市场加速渗透。

破局高端芯片!小米自研玄戒O1即将发布,性能参数首曝光

5月15日晚间,小米集团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账号正式宣布,由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戒O1手机SoC芯片已完成研发验证,计划于本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据雷军透露,该芯片将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核心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旗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