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大厂商和创业者的产品都不靠谱

发布时间:2013-10-1 阅读量:1778 来源: 发布人:

【导读】不管是近日发布的inWatch,还是国外的Pebble、索尼的Smartwatch,只要玩过这些产品就会发现,智能手表在现阶段别说替代智能手机,即使距离独立智能终端仍有很大差距。不客气的说一句,当前阶段,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者的产品都不靠谱!

两年前,一块能显示海拔高度和气压的电子表,也许能让你身边的小伙伴们惊叹不已。而如今的腕表不仅能打电话、发短信,还能遥控电视、看视频、看报纸,近日,索尼、三星、高通、京东甚至是汽车厂商日产,都相继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这些外观时尚靓丽的腕表竞相争艳,大有替代智能手机和传统手表的趋势。但不客气的说一句,当前状态下,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者的智能手表产品都不靠谱,更别说取代智能手机和传统手表了。

其实智能手表并非什么新奇东西。微软在10年前就推出过智能手表产品,结果是根本无人购买。在国内,中兴早就做出过多款智能手表原型机,但碍于消费者需求很低,并没有推向市场。淘宝商家也在数年前就开始销售几百元的安卓系统手表,如今这些产品仍可在淘宝上搜到。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深圳有至少十家Design House推出有智能手表解决方案,硬件厂商只需对照方案采购硬件,即可制造出各类智能手表。


(淘宝上销售的形形色色“智能手表”)

在淘宝上随便一搜,便出现各类形形色色的“智能手表”,几百元到千元不等。不过,这些所谓的智能手表大多是基于MTK方案披着手表皮的Android手机。

当前智能手表缺乏统一的硬件标准,比如屏幕材质和尺寸,有的使用了OLED,有的则采用电子墨水屏幕。前者拥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和多媒体性能,后者则更省电。有的智能手表内置SIM卡,可以单独完成各种类手机功能;而一些产品则仅仅是作为智能手机的第二屏,提供了简单的通知提醒功能。
 
一、iWatch——苹果热炒的概念腕表设备


苹果iWatch炒了这么久,各种猜测,功能预测层出不穷,被媒体广泛报道,但苹果公司并未就iWatch是否存在表态。不过截至目前,无论是今年的WWDC还是这个月的新款iPhone发布会上,我们都没有见到iWatch的身影。

即使真的存在,它最终发布后的功能是不是与已经发布的其它智能手表功能类似也不得而知。也许,iWatch有可能会非常平庸,仅有少量的特色功能。不过可以预见,只有当它发布之时,其它产品才有一个统一的参照,广大用户也会有一个比较的标准,比如觉得iWatch才是真正的智能手表,或者觉得某某产品比iWatch强大多了,有意购买智能手表产品的用户此时才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在此之前,估计很难有人可以成功定义智能手表的标准,也难以取得成功。
 

二、Pebble Watch——功能尚不丰富
 

作为来自于创业团队的新产品,售价150美元的Pebble不算便宜,也还算不上是必需品。它外观类似普通手表,轻薄简洁。Pebble的屏幕还算过得去:Pebble称其为“电子纸”,但它实际上是一个专为手表设计的114x168像素的“半透半反”(Transflective)液晶屏。尽管功能很多,它实际上还是一个低分辨率的黑白LCD屏,而这种屏幕往往并不让人觉得漂亮。它对iPhone和Android支持良好,但iPhone支持受iOS系统限制,Android支持受应用开发限制电池续航一周只能说一般。
 
 

3、索尼Smart Watch——
“拥有手表外观的手机伴侣”
 

 
有网友总结的不买Smart Watch的五大理由:

室外显示看不清:
不管是不是智能(Smart),作为手表就需要具备随时随地使用的能力,但是索尼SmartWatch的屏幕在室外表现显然不够好。
雨天屏幕会乱跳:SmartWatch的触摸屏可能是因为受潮出现了自己乱跳的情况,唯一可惜的是没有拍下视频。
USB接口不通用:我们伟大的祖国好不容易统一了手机充电器的接口,SmartWatch却在特立独行。作为一款便携设备,大家都不想出门时专门为它带一根数据线吧?
离开手机没法用:当你从包装盒中拿出SmartWatch,在使用它之前需要做如下操作:打开Google Play商店、下载SmartWatch应用、打开手机的蓝牙、和SmartWatch配对、更新SmartWatch固件、从手机上为SmartWatch下载APP……没错,这是一款Android智能手表,如果要精确地说,它应该叫做“拥有类似手表外观的Android智能手机伴侣”,因为在和手机连接之前,它连时间都显示不了;如果你的手机没有连接网络,那么它的几乎所有功能(包括天气预报)都不能使用;如果你的手机没有GPS模块,它也不能用来记录运动轨迹。

理论上来讲这款手表能够匹配所有Android手机使用,但事实上它只和索尼以及索爱手机完美兼容,和其他手机的兼容性,索尼仍在改进中。

现实中更糟糕的是,SmartWatch的APP只能从Google Play商店下载,国内应用商店都没有收录,而国内的行货Android手机都是不能使用Google Play的……虽然我们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它,但这依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电池续航不理想:前面已经提到,索尼SmartWatch作为手机伴侣本身几乎不用进行任何运算,1.3英寸的屏幕耗电量也不会很高,因此我们对它的续航能力非常期待,保守的期望值也在一周以上。然而事与愿违,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看表、看天气、偶尔给朋友Show一下、查找手机)它只能用三四天。我们遇到的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当一块刚刚充满电的SmartWatch开机后试图连接手机未果,它就不断在那里努力、努力、努力……大半天之后就彻底没电了。
 
 

4、InWatch——亮点与问题并存
 

超出预期的部分:

1、硬件做的不错,1.54英寸的屏幕做到240*240像素的分辨率,比都要细腻。
2、界面做得也不错,界面是按照Nano的思路来的,基于Android 4.0修改的界面也很流畅。
3、产品外形也比较前卫。
4、系统上有自己的想法,分为三屏除了应用、状态主页,还专门设计了一个myinWatch的页面显示综合信息。

存在的不足:

1、外形设计还是有些厚,这里我没有说重,这个产品的重量控制超出预期,我不知道具体重量,但和我的颂拓Core相比是差不多的。
2、磨具、结构设计应该再优化,从摄像头的位置可以看到机体内还有一些空隙,另外工程塑料的外壳厚度也还比较后,从材料和结构入手,是可以做得更小巧一些的。
3、按键设计、外壳的烤漆都还比较粗糙,作为一个将近2千的产品,最终工艺肯定要完善。
4、还有应用的匹配,现在图标装上去没有问题,但是如何在这个240*240的屏幕上匹配好?要花很大的工作量。
 

为什么大家纷纷在硬件还不很靠谱的情况下,着急将智能手表项目抛出?

原因很简单:硬件不靠谱,能否率先抛出智能手表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创业者来说,能否在第一时间跟进智能手表概念攸关生死,原因有四:

(1)概念随意炒。
智能手表目前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开发商可以随意赋予产品如时尚品、寻人、移动支付等不靠谱概念。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健康,由于智能手表本身应用场景有限,开发商们纷纷将体征检测作为智能手表的主要卖点,导致售价接近两千元的智能手表(Geak Watch售价1999元;inWatch售价1788元)与几百元的智能手环抢市场。

(2)价格随意定。智能手表在市场中产品很少,最早进入市场的产品拥有很高议价权,不像手机产品推向市场时要参考同规格产品,以至压缩利润空间。

一家手机厂商的产品总监对笔者表示,智能手表产品尺寸很小,硬件采购成本远低于智能手机,按照官方公布的配置,即使智能手表所需配件全部为定制器件,果壳GEAK Watch和inWatch的硬件成本也不会超过800元,以目前的产品售价,智能手表的利润空间远远高于智能手机。

(3)视觉焦点。国内目前热炒穿戴式设备概念,随便一款智能手表发布都能成为视觉焦点,提早发布大大降低了广告宣传成本。

(4)团队回转余地比较大。智能手表产品虽仍不成熟,但其未来前景可以遇见,创业团队早期积累的开发经验对于后续产品开发很重要。而即使创业项目将来出了问题,团队积累的经验和名气也足以保证卖个好价钱。

从产品实际体验来看,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产品都只算是智能手机的缩小版本,智能手表要想成为真正的独立智能终端,还需要跨越以下几道门槛:

1.操作系统和人机交互。智能手表产品目前大多移植智能手机的Android系统,虽然智能手表开发商对系统和交互有一定优化,但距离良好的使用体验仍有距离。在吕钱浩看来,智能手表产品在系统层面的优化只能寄望谷歌自己,而谷歌对Android系统的优化只会在苹果iWatch发布之后。

2.软件生态系统。智能手表想成为独立终端,需要开发者支持,这涉及到开发者生态系统的构建,这个事情仍只能由苹果和谷歌来做。

3.硬件供应链。目前发布的智能手表所用硬件大多为改装的智能手机硬件,专用器件是保证智能手表良好体验的关键。

4.工业设计和商业化。智能手表时尚品属性更重,对工业设计的要求比智能手机更高。同时,智能手表的需求几乎需要从零开始创造,拓展市场需要强大的营销。
相关资讯
超11万人次观展,5723名海外买家到场!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圆满落幕​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

IOTE 2025物联网展开启AIoT生态新纪元:千家展商齐聚,首日超5万观众!

​8月27日,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在8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汇聚超1000家全球展商,涵盖人形机器人、边缘计算、高精度定位、无源物联网、电子纸等前沿领域。开展首日即吸引超5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展现出AIoT融合背景下物联网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11月在沪开幕,聚焦“创新强基”助推产业协同生态

在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下,2024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迎来强劲复苏与高质量发展,整体销售收入突破2.2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增长,展现出显著的发展韧性。行业在移动终端、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关键下游市场的驱动下,不仅产业配套能力实现跃升,一批骨干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也持续增强。在此蓬勃发展的产业背景中,第106届中国电子展将于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以“创新强基 智造升级”为主题,搭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寒武纪登顶A股“股王”!单日暴涨15.73%,市值破6600亿,公司紧急提示: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

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当前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较大投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决策,谨慎参与交易。

扫码PDA手持终端助力快递驿站:智能升级,高效处理每日千件包裹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快递驿站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面对日益增长的包裹处理压力,传统人工登记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操作要求。而搭载智能扫码技术的PDA手持终端,正成为快递驿站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出入库效率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