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苹果、三星强者商战 谁是最后的赢家?

发布时间:2013-09-26 阅读量:767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将成为各大芯片生产商争夺的下一个战场。而在这个战场上,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呢?高通?苹果?三星?在最新的数据显示高通以43%份额位居第一,之后是苹果的16%和三星的11%,联发科排行第四。

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中,高通以43%份额位居第一,之后是苹果的16%和三星的11%,联发科排行第四。

他们都是ARM的客户和伙伴。ARM提供基于精简指令集的标准芯片架构设计,然后高通、苹果、三星这群小伙伴会对着原始版进行修改。

于是,你看到了各种不同的新鲜玩意。高通的骁龙,苹果的A7,三星的Exynos,联发科的MT系列,Nv的Tegra……每个修改后都个性鲜明,但又不会离ARM划定的范围太远。
 

高通、苹果、三星智能手机芯片商战

实际上,厂商的能力越强,对ARM原始设计的修改就会越深入,出来的产品也会更加有竞争力。

高通在这一块走的比较远,由于自身拥有通信DSP等大量专利,它基于Krait架构的骁龙系列,已经有很深的自我定制影子。高通芯片的一个特点就是稳定,第二个特点就是贵。但由于掌握了CDMA等3G和4G的标准专利,即便手机厂商选择了其他公司的芯片,也还是要在通信模块上给高通交一份钱—这被业内形象的成为“高通税”,征“税”对象几乎涵盖所有的3G手机厂商,不管你用的是哪家芯片—除非你将手机取消通话功能。

随着竞争对手(尤其是联发科)的崛起和高通自己在4G专利数量和授权价格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未来,高通的日子可能不会像今天这么舒服了。

苹果的修改也挺狠。ARM在服务器领域推出了v8架构的64位处理器方案,尚未完全成熟地实践到移动端,苹果就自力更生地改出来一个A7。而三星在48小时内就宣布自己的64位也快搞好了。

苹果处理器的一个特点是高效,得益于自己的软硬件一体化,它的双核常常比别人的四核还流畅。第二个特点就是GPU(图形处理器),别看苹果升级CPU扭扭捏捏,在GPU路线上却一直不吝投入,iPhone系列和iPad系列中,苹果芯片的GPU通常都是同时代其他产品的超越目标。

三星是芯片阵营里相对特别的,它即自产自销,凭借强大的手机出货量占据了芯片市场的第三位置,同时也帮苹果做过一系列的芯片,直到最近才传出苹果可能转向与台积电合作的消息。在经历了真假八核的争论后,三星宣布将于第四季度推出Exynos 5真八核版本,还将推出64位处理器。

三星在芯片战争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三星智能手机的强大出货量可以基本保障它在芯片更新中的研发成本分摊,而不至于在芯片设计创新上畏首畏尾。

还有联发科。在中低端市场,联发科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其针对山寨手机开创的一站式“交钥匙”服务,至今仍被视作中国山寨手机横行世界的幕后功臣。

随着在4G通信和四核甚至八核的研究积累,联发科会在接下来对高通形成不小的挑战。苹果和三星的手机芯片客户基本上就是自己,高通和联发科才是市场重合的冤家对手。

相关资讯
台积电Q2业绩创新高:AI营收首破百亿,占比超三分之一

全球半导体制造龙头台积电(TSMC)近日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美元营收达300.7亿美元,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其中,AI相关芯片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苹果新一代iPad Pro前瞻:M5芯片+双镜头,AI性能大升级

据供应链最新消息,苹果计划于今年9月推出全新一代iPad Pro,该产品将迎来重大硬件升级,包括搭载性能更强的自研M5芯片,并首次采用双前置镜头设计,以提升AI计算能力和摄像体验。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革新有望刺激新一轮市场需求,带动台积电、大立光、鸿海等供应链厂商业绩增长。

国产GPU三强争锋!瀚博半导体启动上市辅导,估值超百亿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国产高端GPU芯片厂商瀚博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博半导体”)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若顺利上市,瀚博半导体将成为继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之后,又一家冲击科创板的国产GPU企业。

英伟达调整对华AI芯片战略:B30或将取代H20成为主力产品

据供应链消息,英伟达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一代AI芯片B30,以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该芯片将采用GDDR7显存替代HBM(高带宽内存),预计AI性能较H20下降10%-20%,但价格将降低30%-40%。此举旨在填补H20受限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供应缺口,并维持其竞争优势。

恩智浦半导体Q2营收29.3亿美元,汽车业务成主要驱动力

当地时间7月21日,欧洲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29日)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6%至29.26亿美元,但环比增长3%,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9亿美元。Non-GAAP每股收益为2.72美元,同比下降15%,但仍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6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