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3-09-18 阅读量:124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因应产品精密度大幅提升的要求下,自动化生产机械控制也被要求提高精密度。ADI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采用业界领先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的设计方案,从单独的元件完全整合的解决方案,协助客户缩短开发周期之优势,可以帮助客户迅速打入此应用市场,掌握此市场商机。

工业PLC系统原理和典型架构

PLC系统由电源、CPU和多个模拟及数字I/O模块组成,可控制、执行和监控复杂的机器变量;PLC设计用于多输入和输出配置,具有扩展的温度范围、卓越的电噪声抑制性能、抗震性和抗冲击能力。

PLC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和通信模块以及多种模拟输入、模拟输出、数字输入和数字输出模块。

工业PLC系统设计考虑和主要挑战
 
为了获得合适的PLC系统设计,设计人员必须考虑许多不同的系统要求,包括精度、带宽和输入范围等。

·模拟输入类型和范围:TC(热电偶)和RTD最小±10 mV;执行器控制器最大±10 V,过程控制系统中电流为4 mA至20 mA。
·模拟输出类型和范围:一般包括±5 V、±10 V、0 V至5 V、0 V至10 V、4 mA至20 mA和0 mA至20 mA。有时需要超量程性能。
·输入/输出模块的分辨率和精度;典型范围为12位至16位,工业温度范围内精度为0.1%。
·提供与不同工业网络的连接能力,如模拟、现场总线、CAN、以太网以及USB
·隔离:系统电源模块与低功耗电子元件之间;输入与输出之间;I/O与中央控制单元之间;隔离等级从1 kV至2.5 kV不等。
·模拟输入/输出和电源输入保护:故障条件电压或电流以及EMC考虑,包括电涌和快速脉冲瞬变及ESD。
·随着电路板尺寸的减小,功效比、热管理和散热将成为小型化器件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另外,更多的通道或节点需要置于相同的空间中,因而要求采用高密度系统。为此,必须缩小尺寸。这意味着外壳更小,从而带来电源管理和散热难题,因此需要通过集成动态电源控制实现智能电源管理的解决方案。

以前,实现这类I/O系统需要大量高性能分立式元件,由此产生的是庞大且昂贵的系统。近来,集成技术的进步使得系统设计人员能够采用尺寸更小、功耗更低、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而其性能与那些大型系统不相上下。持续的技术进步要求既能不断促进这些解决方案集成,同时还提高其性能和诊断能力。

ADI针对市场需求度身定制解决方案,为设计助一臂之力。这些解决方案采用业界领先技术,并提供众多设计选项:从采用分立器件的实施方案到全集成式解决方案,应有尽有。

ADI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

借助ADI公司的放大器、数据转换、信号处理和电源技术以及专业经验,可以实现高分辨率、低噪声的工业PLC系统。

主信号链
 

ADI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解决方案

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ADI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介绍

ADI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解决方案
ADI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解决方案

工业控制演示系统

ADI公司提供的支持资源

PLC演示板
ADC工具
·ADIsimADC
·∑-Δ型ADC寄存器配置助手
DAC工具
·ADIsimDAC
AMP工具
·ADIsimOpAmp
·ADIsimDiffAmp
电源
·评估板
·ADIsimPower
处理器
·评估板
·仿真工具
·部分软件

相关资讯
寒武纪登顶A股“股王”!单日暴涨15.73%,市值破6600亿,公司紧急提示: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

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当前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较大投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决策,谨慎参与交易。

扫码PDA手持终端助力快递驿站:智能升级,高效处理每日千件包裹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快递驿站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面对日益增长的包裹处理压力,传统人工登记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操作要求。而搭载智能扫码技术的PDA手持终端,正成为快递驿站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出入库效率的核心工具。

突发!英伟达RTX 5090被曝电容爆炸:金属散热片直接炸弯

RTX 5090显卡突发电容爆炸,现场如同小型爆破,火花四溅、浓烟弥漫,甚至将坚固的金属散热鳍片直接炸至弯曲

MOS管常见分类、核心参数及应用案例

本文将深入解析MOS管的作用原理、分类、核心特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场景。

AI驱动产品革新:百度文库与网盘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重塑产品的核心逻辑与用户体验。作为百度旗下知识内容与云存储领域的两大核心产品,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从AI技术重构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这两大产品如何突破传统功能边界,构建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新业务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