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微功耗高稳定性有毒气体检测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3-09-10 阅读量:1155 来源: 发布人:

【导读】ADI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微功耗有毒气体检测解决方案与其他有毒气体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功耗低、交叉灵敏度低、长期稳定性出色等特点,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应用。本文给出ADI有毒气体检测方案方框图、产品选型表以及方案演示系统。

有毒气体存在于许多工业环境之中,比如油井、采矿、塑料生产、造纸等。随着人们对个人安全的日益重视,对低功耗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需求正呈快速增长之势。这种检测器可以让工人随身携带,也可每隔一定距离安装在工作现场。多数便携式低功耗有毒气体检测器都是以电化学传感器为基础的,涵盖工业环境中的多数常见气体,比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和二氧化氮(NO2)。与其他有毒气体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功耗低、交叉灵敏度低、长期稳定性出色等特点,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应用。

系统设计考虑因素

1、低功耗
有毒气体 检测需要在尽可能无需维护的情况下持续地对环境进行监控。因而,尽量延长电池寿命对这种应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只需极少电流即可工作,因此剩下的信号调理和数据传输电路在实现系统低功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高可靠性
在某些工业环境中,人的生命依赖于有毒气体检测器,为此这些检测器需要高度可靠。高精度、抗干扰能力以及出色的长期稳定性,这些都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精确、强健、低漂移的信号链。

3、降噪
为了充分发挥电化学传感器的动态范围的优势,在设计信号链时需要考虑降噪问题。

ADI公司解决方案


系统框图

以下是有一种毒气体检测器的系统框图,其中包括气体传感器、恒压电路、I/V电路(电流-电压转换)、微控制器、供电电路、接口和报警。

ADI微功耗高稳定性有毒气体检测解决方案
注:上述信号链代表气体检测器设计。模块的技术要求可能不同,但下表列出的产品代表满足部分要求的ADI解决方案。
 

ADI微功耗高稳定性有毒气体检测解决方案
 
对于上图中的电化学传感器,工作电极(WE)检测有毒气体,并根据气体浓度按比例产生电流,参考电极(RE)使工作电极的电压保持稳定,以便传感器工作于线性范围之内,辅助电极(CE)可以使WE节点上产生的电流达到平衡。恒电位电路保持RE节点电压,并提供CE节点产生的电流。I/V电路把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传送至ADC(无论是集成在MCU中还是分立式)。包括LCD和键阵列在内的人机接口用于系统设置和显示。LED、蜂鸣器和振动电机有助于提高警报的可靠性。

低功耗:正常条件下1,实验室电路中的ADI放大器、dc-to-dc转换器和基准电压源需要消耗大约100 μA的电流。单电源工作模式可以避免双极电源的功耗浪费问题2。

高可靠性:
ADI致力于提供精确、低漂移的信号链产品,如放大器、基准电压源和ADC等,以帮助设计师构造出精确、稳定的系统。相应的产品列于下面的主产品表中。另外,运算放大器反馈回路上RC (R1、R2、C1、C2)滤波器、串联电阻Rs和反馈电容Cf将使系统保持稳定,以抵消气体传感器极大的电容(mF量级)带来的影响。

降噪:由于受传感器限制的慢速响应(约30秒),ADC之前的RC (R3、C3)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可以设为极低水平很低1。不但可以降低系统的白噪声,而且也可降低1/f噪声,从而优化系统分辨率。关于ADC分辨率,ADI提供多种选择,例如分立式16位ADC和集成在MCU里的12位ADC。

主要产品

ADI微功耗高稳定性有毒气体检测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续)

ADI微功耗高稳定性有毒气体检测解决方案

气体检测演示系统


ADI微功耗高稳定性有毒气体检测解决方案

图所示演示系统采用默认的CO电化学传感器检测CO浓度。系统包括气体检测板(用于功能实现)、适配器板和SDP板,通过连接PC用于支持系统演示。

ADI微功耗高稳定性有毒气体检测解决方案
上图是利用基于NI LabView特定PC程序实现的一个演示结果。
相关资讯
台积电Q2业绩创新高:AI营收首破百亿,占比超三分之一

全球半导体制造龙头台积电(TSMC)近日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美元营收达300.7亿美元,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其中,AI相关芯片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苹果新一代iPad Pro前瞻:M5芯片+双镜头,AI性能大升级

据供应链最新消息,苹果计划于今年9月推出全新一代iPad Pro,该产品将迎来重大硬件升级,包括搭载性能更强的自研M5芯片,并首次采用双前置镜头设计,以提升AI计算能力和摄像体验。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革新有望刺激新一轮市场需求,带动台积电、大立光、鸿海等供应链厂商业绩增长。

国产GPU三强争锋!瀚博半导体启动上市辅导,估值超百亿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国产高端GPU芯片厂商瀚博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博半导体”)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若顺利上市,瀚博半导体将成为继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之后,又一家冲击科创板的国产GPU企业。

英伟达调整对华AI芯片战略:B30或将取代H20成为主力产品

据供应链消息,英伟达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一代AI芯片B30,以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该芯片将采用GDDR7显存替代HBM(高带宽内存),预计AI性能较H20下降10%-20%,但价格将降低30%-40%。此举旨在填补H20受限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供应缺口,并维持其竞争优势。

恩智浦半导体Q2营收29.3亿美元,汽车业务成主要驱动力

当地时间7月21日,欧洲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29日)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6%至29.26亿美元,但环比增长3%,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9亿美元。Non-GAAP每股收益为2.72美元,同比下降15%,但仍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6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