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X挑战iPhone:首款真正反iPhone手机

发布时间:2013-08-2 阅读量:104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8月2日,谷歌发布外界期待已久的Moto X智能手机,Moto X在当今的智能手机行业堪称异类,它并没有追求最尖端的配置,也没有过分掌控产品设计元素,而是将很多控制权都交给了用户,完全具备反iPhone特质。

8月2日,谷歌正式发布了Moto X智能手机,这款新产品是摩托罗拉移动被谷歌收购后推出的首款手机,其核心硬件配置在目前安卓手机中仅属于中端水准,但摩托罗拉将它的特点放在用户可定制外观及功能体验上。

Moto X会于8月底或9月初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拉美国家上市,美国两年合约价为199美元,而亚洲市场的上市时间与价格暂未宣布。值得注意的是,摩托罗拉强调Moto X是一款真正美国设计、美国制造的手机,“每一部在美国销售的Moto X都是真正美国制造的”,“此前还没有哪家公司在美国组装智能手机”。

Moto X 外型展示

Moto X 参数配置

基本配置为黑白两色,用户还可定制十多种颜色。用户可以定制的部分包括前面板、后背、存储空间、桌面图片,或者在机身蚀刻自己的名字或者字样。用户需要自己在官网定制,摩托罗拉会在4天完成定制交付。据摩托罗拉介绍,机身可能的搭配组合达到了2000多种。但木质背板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售。 

 
基本参数
手机类型:4G手机,3G手机,智能手机
外观设计:直板
主屏尺寸:4.7英寸
触摸屏:电容屏,多点触控
主屏材质:AMOLED
主屏分辨率:1280x720像素
主屏色彩:1600万色
屏幕像素密度:318ppi
网络类型:单卡多模
网络模式:GSM,WCDMA,LTE
数据业务:GPRS,EDGE
支持频段:2G:GSM 850/900/1800/1900
3G:WCDMA 850/1700/1900/2100MHz
键盘类型:虚拟键盘
机身颜色:黑色,白色
手机尺寸:129.3x65.3x10.4mm
手机重量:130g
机身特点:第三代康宁大猩猩强化玻璃
其他特性:NFC功能,无线充电功能 
操作系统:Android OS 4.2
硬件参数 核心数:双核
CPU型号:高通 骁龙Snapdragon MSM8960DT
CPU频率:1741MHz
GPU型号:高通 Adreno320
RAM容量:2GB
ROM容量:16GB/32GB
存储卡:不支持容量扩展
SIM卡类型:Nano SIM卡
电池类型:不可拆卸式电池 纠错
电池容量:2200mAh
GPS导航:内置GPS,支持A-GPS,GLONASS
产品特性 电子罗盘:支持数字指南针
感应器类型:重力感应器,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
三防功能
摄像头:内置
拍照功能 摄像头类型:双摄像头(前后)
前置摄像头像素:200万像素
后置摄像头像素:1000万像素
传感器类型:CMOS
闪光灯:LED补光灯
图像尺寸:最大支持3648×2736像素照片拍摄
视频播放:支持3GP/MP4等格式
娱乐功能 音频播放:支持MP3/AAC/AAC+/eAAC+/AMR/WAV/MID等格式
图形格式:支持JPEG等格式
游戏:内置游戏,支持下载
收音机 电子书
蓝牙传输:支持蓝牙4.0
数据功能
WLAN功能:WIFI,IEEE 802.11 a/n/b/g/ac
浏览器:支持
数据接口:HDMI,Micro USB v2.0
耳机插孔:3.5mm
DLNA技术 无线AP
 

Moto X:iPhone 的对立面,非iPhone杀手

Moto X具备了彻底的反iPhone特质,iPhone 5终于在Moto X身上找到对立面。摩托罗拉没有对外观和设计施加严密控制,而是允许用户自主挑选色彩和材质;没有采用最新的配置,而是使用了一组强大但算不上尖端的硬件;没有使用专有操作系统,而是搭载了早已被数百款手机使用的Android。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分析师拉蒙·拉马斯(Ramon Llamas)说:“这描绘出了摩托罗拉移动和谷歌今后的发展蓝图。”

虽然Moto X可以被视作“反iPhone”,但却并非“iPhone杀手”。尽管后一个头衔近年来屡屡被用在各种手机上,但iPhone却始终独占鳌头,而摩托罗拉的这款新手机也不会是幸运儿。

但Moto X却凸显出谷歌与苹果公司之间的理念差异。苹果公司看重单一体验和经过精心打磨的产品,谷歌则更喜欢不断尝试。借助Moto X,谷歌和摩托罗拉将为用户赋予了更多控制权。但消费者是否想要这样的控制权还有待观察。

iphone5

 

Moto X 是手机市场的异类

Moto X的成功与否将有助于判断哪种理念更正确。虽然批评人士抱怨苹果公司为了确保一流的iPhone体验而制定的种种苛刻措施,但专营权一直以来都是该公司的优势所在。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人们会为了拥有自己喜欢的颜色,而放弃尖端的配置吗?

可以说,Moto X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一个异类。整个行业都在向着更大的屏幕、更快的处理器和独特的功能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各大厂商都没有给用户提供任何选择的余地。与iPhone一样,三星只有Galaxy S4一款旗舰机,HTC也只有HTC One一款。

当然,后两家公司都会推出多款变种设备,例如Galaxy S4 Active或HTC One mini,但真正决定设备外观的是厂商,不是用户。

Moto X的定制选项改变了手机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移动设备的方式。可惜的是,原先的低价传言并未应验:Moto X的两年合约价为199美元,与所有一线智能手机相同。

Moto X 挑战iPhone:首款真正的反iPhone手机

Moto X 未来发展方向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卡罗丽娜·米拉内斯(Carolina Milanesi)认为,相比于谷歌旗舰手机的定位来说,Moto X的定制外观算不上太重要。虽然Nexus项目仍在推进,但她相信,Moto X才真正承载了谷歌对硬件的野心。“Moto X代表了谷歌对智能手机发展方向的期许,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用户粘性。”

摩托罗拉希望这能成为一个开始。等到下一个版本的Moto X推出时,该公司或许将允许用户定制配件,包括不同的处理器、不同的屏幕尺寸、不同的存储空间等各项参数,从而为用户赋予更大的控制权。这种方法是否可行,能否赢得用户的信赖,目前还无法判断。但这的确是Moto X现有模式的自然演化。

摩托罗拉的确需要一针强心剂。该公司已经成为谷歌的财务负担。今年第二季度,摩托罗拉亏损3.42亿美元,对谷歌的利润形成了巨大的拖累。

摩托罗拉与Verizon无线展开了密切合作,成为其独家Droid智能手机供应商。但该公司在其他运营商网络那里获得的关注却不大,而且至今仍未推出像iPhone和Galaxy S4那样具有广泛吸引力和渠道的产品。

幸运的是,Moto X将通过美国所有大型运营商发售,复制了苹果公司、三星和HTC的战略。摩托罗拉希望借助谷歌强大的营销能力和定制模式,将Moto X变成自Razr翻盖手机以来,首款真正的跨运营商拳头产品。至少,摩托罗拉在用Moto X做出不同的尝试。在其他厂商争相比拼高端旗舰设备的配置时,摩托罗拉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