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业利好频现,回暖迹象逐显

发布时间:2013-08-2 阅读量:73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最近,光伏产业的利好频现。对于久受煎熬的光伏产业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鼓励。不少人开始对行业反弹充满信心。虽然光伏行业完全回暖言之过早,但可以预见,回暖迹象已经显现。


  
 
中欧赶在8月6日前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的价格承诺,无疑是最大的利好。这是一场艰苦、细致的谈判。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和先前的“你死我活”相比,却和多数中国光伏企业的愿望一致。中国光伏企业可以在保持一定外部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快自身的转型和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与此同时,无论贸易摩擦的倒逼,还是未来的发展需要,国内市场逐步取代欧洲市场是大势所趋。令人欣慰的是,国内光伏市场,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启动速度也在加快。

7月30日,中航工业集团40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首批20兆瓦示范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启动。据本报记者了解,该项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体工程,中航工业集团因此成为第一个全集团利用自身屋顶资源规模化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大型中央企业。

央企进军分布式光伏电站领域,推行“绿色制造”的理念,可以大幅度降低央企的能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央企带头行动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对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启动具有典型示范效应,为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大范围开启提供成功经验。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正处于困境之中。国家为了支持国内光伏市场开发和应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尤其是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优先支持在用电价格较高的工商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到2015年全国实现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35吉瓦以上。市场估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具体细则出台。

伴随标杆电价、度电补贴、电网接入等政策的出台,光伏电站的开发正逐渐成为一种商业获利的完整模式。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国大幅提高国内光伏应用发展目标,促进国内光伏市场规模化放量,强力推动光伏并网,推广分布式电站,首次实行度电补贴等政策给光伏发电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目前,一些光伏企业的盈利状况正在好转。有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光伏组件的毛利润率已经从2012年第四季度的0%升至1%。在国内,亿晶光电(600537,股吧)、隆基股份(601012,股吧)等大部分主产业链公司毛利率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一些观点认为,虽然市场反弹之势还不足以推动今年整个产业恢复盈利,但是一些光伏组件企业年内有望恢复盈利。

今年以来,国家对光伏行业的关注程度无疑是比较高的,一些政策出台的速度也比较快,部分政策的力度甚至超过市场预期。政策的落地将为国内光伏市场提供充沛的加速动力。而如果企业能够抓住机会,苦练内功,在行业洗牌中抢夺先机,未来必将在新一轮光伏业回暖期中成为强者。
相关资讯
台积电Q2业绩创新高:AI营收首破百亿,占比超三分之一

全球半导体制造龙头台积电(TSMC)近日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美元营收达300.7亿美元,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其中,AI相关芯片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苹果新一代iPad Pro前瞻:M5芯片+双镜头,AI性能大升级

据供应链最新消息,苹果计划于今年9月推出全新一代iPad Pro,该产品将迎来重大硬件升级,包括搭载性能更强的自研M5芯片,并首次采用双前置镜头设计,以提升AI计算能力和摄像体验。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革新有望刺激新一轮市场需求,带动台积电、大立光、鸿海等供应链厂商业绩增长。

国产GPU三强争锋!瀚博半导体启动上市辅导,估值超百亿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国产高端GPU芯片厂商瀚博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博半导体”)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若顺利上市,瀚博半导体将成为继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之后,又一家冲击科创板的国产GPU企业。

英伟达调整对华AI芯片战略:B30或将取代H20成为主力产品

据供应链消息,英伟达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一代AI芯片B30,以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该芯片将采用GDDR7显存替代HBM(高带宽内存),预计AI性能较H20下降10%-20%,但价格将降低30%-40%。此举旨在填补H20受限后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供应缺口,并维持其竞争优势。

恩智浦半导体Q2营收29.3亿美元,汽车业务成主要驱动力

当地时间7月21日,欧洲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29日)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6%至29.26亿美元,但环比增长3%,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9亿美元。Non-GAAP每股收益为2.72美元,同比下降15%,但仍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66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