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比科微:本土CMOS图像传感器须找准中国式定位

发布时间:2013-06-11 阅读量:113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据预测数据,2013年,智能手机摄像头不同像素间的比例为2M/3M∶5M∶8M以上=3∶5∶2。由此可以看出,500万像素的配置将占据市场大部分的比例。顺应这趋势,思比科微电子推出了国内首款5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SP5408。在前不久举办的2013松山湖IC创新高峰论坛上,思比科微电子董事长陈杰先生介绍了这一产品以及CMOS图像传感器当前发展的状况。


                  
北京思比科微电子CEO 陈杰
图像传感器应用广泛  手机和平板是当前主打市场

陈杰援引调研机构的数据称,未来10年,CMOS图像传感器将从2011年的60亿美元增长为330亿美元,其平均增长率为行业平均的3倍。目前,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拍照手机、数码相机、互动游戏、网络视频、监控、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航空航天,尤其是物联网的核心器件。陈杰称,思比科微目前的重点应用市场在手机和平板消费类产品领域,下一步的目标市场是车载和监控领域,医疗电子这块当前也有和一些医疗设备厂商合作。

“手机市场量很大,但利润很低,我们现在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未来三年,这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将非常快。”他说,去年,思比科微发布了三个新产品,每个产品的销量都超过了约2000万片。另外,得益于中国智能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思比科微实现了从低端VGA向中档720P和200万像素提升,并且产品被国内大多数品牌客户所采用,年度的出货量超过了1.5亿片的规模。今年,思比科微再次将产品升级到了500万像素,推出了SP5408。

据陈杰介绍,SP5408基于思比科微自主开发的高填充因子1.4um像素和增强行FSI工艺技术,灵敏度高、噪声低,另外,采用自主开发的第3代高性能、低功耗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在减低噪声的同时也提高了性能。此款CMOS图像传感器针对中、低端智能机和平板电脑市场需求,并与高通、MTK、展讯等基带平台展开了深度合作,可简化设计公司ISP的调试。据悉,这是国内首款500万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

 陈杰透露,在车载市场,2007年思比科微就已经做了一些核心技术的储备,只是当时这个市场的量还没起来,现在市场逐步成熟和发展起来,今年下半年将会进入该领域。在陈杰看来,汽车市场是新的市场机遇,“目前汽车用摄像头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0%。2012年国内汽车销量2000万台,机动车拥有量破1亿台,而在一部车内大概要放十几个图像传感器。另外,一些车载装置,如行车记录仪、车载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等都会用到图像传感器。”

 

思比科2006年就推出了200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但直到2011年推出另一款200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产品,才找到感觉,据说“此前一直在烧钱”。松山湖论坛上,思比科CEO陈杰带着思考的神情说,“我们需要考虑怎么定位,形成世界级的企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性价比是我们中国公司目前应该追求的东西。单纯追求最高品质不太现实,单纯追求最低成本也没有意义。”这种性价比的考量也反映在此次推出的新产品、5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SP5408上。
 
思比科SP5408采用了工艺相对简单的FSI工艺,比之BSI工艺,成本要少30%左右。我们知道,目前,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艺主要有三种:FSI工艺、光导FSI工艺和BSI工艺。BSI的感光利用率高,噪声更小,后期精度处理更容易,SP5408采用FSI工艺是否太过偏重于成本考量?对此,陈杰表示,500万像素,对智能手机来说,在2012年还属于比较高端的配置,在今年则只能是入门级配置,减小成本对这样的市场情况来说很有意义;另外,如果设计技术好,在一定像素内,FSI和BSI工艺的差别并不大。比如800万、1300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用BSI工艺有优势,而200万、500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用FSI工艺足够了。

虽然陈杰介绍这款5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是“中国首款”,可差不多同时间我们也听到格科微电子也推出了5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的消息,据说采用的是BSI工艺。目前中国设计图像传感器的厂家并不多,除了这两家,另外我们知道的就是BYD了。在同一个不算低的产品level中能够争鸣,也让我看到中国传感器的生机。

据悉,思比科微目前的重点应用市场在手机和平板消费类产品领域,下一步目标市场是车载和监控领域,在图像传感器很有前途的未来市场医疗电子这块,当前也在和一些医疗设备厂商合作。
相关资讯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