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OGS触摸屏较2012年需求量增长502%

发布时间:2013-05-31 阅读量:7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专家们分析,近期全球触控面板市场随着智能型手机及平板计算机普及度持续提升,出货量成长幅度超乎预期,可望达到超3亿片,较2012年0.53亿片需求量增长502%。

专家们分析,近期全球触控面板市场随着智能型手机及平板计算机普及度持续提升,出货量成长幅度超乎预期。

NPD DisplaySearch等研调机构最新报告指出,综合超级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预计2013年OGS触摸屏(在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ITO导电膜及传感器的技术,一块玻璃同时起到保护玻璃和触摸传感器的双重作用)需求量将达到3.17亿片,较2012年0.53亿片需求量增长502%。触摸屏进入了一个爆炸增长阶段。

2013年OGS触摸屏较2012年需求量增长502%

智能触摸屏改变市民生活

智能手机、PAD将人类生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过这些工具进行上网、购物、游戏、看电影等。这除了智能手机、PAD技术的发展外,能够让其更快、更普遍地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和使用,恐怕离不开智能触摸屏技术的发展。

触摸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

白培霖表示,触控屏如果反应慢、不灵敏,CPU再好,使用者也会觉得不好,因为触控屏是客户接触一件智能产品的第一印象,它已经无处不在,正在改变游戏规则。从键盘到触控屏,世界在改变,现在的小孩在触控屏的世界中长大,以后他们的世界将全部是触控屏。

 

中大尺寸触控屏需求强劲

作为业内巨擘,宸鸿科技集团李裕文博士指出,目前PCAP技术可分成附加触控板、荧幕保护装置盖内嵌触控、显示屏内嵌触控等,这些技术也分别应用到各手机与平板产品。据其对触控技术发展趋势的宏观预测与分析,现阶段包括原Cover Glass(保护玻璃)厂、既有LCD制造厂、原生的TP厂,纷纷投入触控市场并加剧市场竞争。

中国知名的智能手机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信利光电有限公司产品部市场总监陈学彬认为,手机平台的特点是,下一步将以全触控大屏显示为主,八核+GPU的主芯片,外围功能丰富,超薄及窄边框,以定制走差异化路线为特色,到2014年智能手机将以4.0至4.5英寸大屏为基础,4.7至5.5英寸是主流。

与会专家指出,据NPD DisplaySearch等研调机构最新报告,2012年至2015年,触控笔记本电脑和AIO(一体成型)个人电脑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分别达到11%、43.7%的双位数成长,显而易见,中大尺寸触控模组需求将愈来愈强劲。

综合超级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预计2013年OGS触摸屏需求量将达到3.17亿片,较2012年0.53亿片需求量增长502%。继新一款9.7英寸iPad将改用DITO薄膜触控面板技术后,摩根大通证券近日指出,到2014年智能手机将以4.0至4.5英寸大屏为基础,包括三星平板计算机、中低阶智能型手机、微软Surface、其他低阶平板计算机等也将跟进,预估今年60%平板计算机将采用薄膜触控面板技术。

仅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2亿多部,2012年中国品牌平板电脑出货6000多万台,7英寸和10英寸白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近2000万台;未来三年,每年至少有超过30%的增速,触控行业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全贴合让触控显示更人性

在Touch China2013论坛暨展览会上,江西合力泰股份副总裁郑国清表示,全贴合技术的应用非常值得关注。全贴合技术除了在手机上应用外,在平板电脑和超级本上都有应用,特别是WIN8发布后,对这方面的需求更加旺盛,未来凡是需要显示的地方都可以全贴合替代。

电子设备的屏幕按贴合的方式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从屏幕的结构上看,可以大致分成3个部分,从外到内分别是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

中国知名的智能手机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信利光电有限公司产品部市场总监陈学彬认为,手机平台的特点是,下一步将以全触控大屏显示为主,八核+GPU的主芯片,外围功能丰富,超薄及窄边框,以定制走差异化路线为特色,到2014年智能手机将以4.0至4.5英寸大屏为基础,4.7至5.5英寸是主流。

与会专家指出,据NPD DisplaySearch等研调机构最新报告,2012年至2015年,触控笔记本电脑和AIO(一体成型)个人电脑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分别达到11%、43.7%的双位数成长,显而易见,中大尺寸触控模组需求将愈来愈强劲。

综合超级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预计2013年OGS触摸屏需求量将达到3.17亿片,较2012年0.53亿片需求量增长502%。继新一款9.7英寸iPad将改用DITO薄膜触控面板技术后,摩根大通证券近日指出,到2014年智能手机将以4.0至4.5英寸大屏为基础,包括三星平板计算机、中低阶智能型手机、微软Surface、其他低阶平板计算机等也将跟进,预估今年60%平板计算机将采用薄膜触控面板技术。

 

仅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2亿多部,2012年中国品牌平板电脑出货6000多万台,7英寸和10英寸白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近2000万台;未来三年,每年至少有超过30%的增速,触控行业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传统的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但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打折扣成为框贴最大的缺憾。

全贴合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相较于框贴来说,有助于减少显示面板和玻璃之间的反光,可以让屏幕看起来更加通透,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

郑国清介绍,就苹果手机而言,iPhone4的厚度为9.3mm,采用全贴合技术后,iPhone5厚度仅为7.6mm,薄了近18%,屏幕变薄所带来的好处是,不仅产品设计有了改进,也简化了供应链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苹果不再需要向不同厂商分别采购触摸屏与液晶面板。三星Galaxy3、谷歌Nexus7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

对于全球触控市场的发展,白培霖认为,2012年是触控屏元年,去年下半年触控屏产业即进入高速增长期。未来三年,触控屏行业将进入爆炸增长阶段;而三年后将进入高原期,市场将比理念、比服务,欧洲与亚洲市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相关阅读:
iPhone 5“换脸”OGS触控面板,宸鸿胜华夺回订单
http://www.52solution.com/touch-art/80013293
信利OGS制程良率升至85%  成本骤降胜薄膜
http://www.52solution.com/industrial-art/80013481

相关资讯
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启幕,聚力成渝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7月9日,成都迎来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的盛大启幕。本届博览会紧扣“新动能、新生态、新西部”主题,在国家战略引领下,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成渝双城产业协同,通过展示前沿成果、分享发展理念、促进生态合作,加速推动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向世界级跃升,倾力打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解密伍尔特电子高温LED:PLCC封装实现100℃全彩照明方案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下,高温环境中的电子照明技术面临严峻挑战。传统LED在温度超过85°C时容易出现性能衰减、颜色漂移及寿命缩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在自动化设备、医疗仪器等关键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一痛点,伍尔特电子(Würth Elektronik)通过创新研发,升级了其WL-SFTW SMT全彩高透明LED系列,引入全新RGB LED产品。这些器件将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前所未有的-40°C至+100°C,显著提升了高温工况下的可靠性和色彩稳定性,不仅克服了行业瓶颈,还为工业、户外及特种场景开辟了创新空间。本系列产品的推出,标志着高温LED技术向高端应用迈进的里程碑,满足了对耐热、节能且可变色照明的迫切需求。

华硕高管谈关税不确定性对PC市场的冲击策略

华硕联席CEO许先越近期发表了关于美国对中国台湾地区关税政策影响的评论。他强调,当前美国对台湾关税的税率尚未正式公布,华硕已探讨了多种应对预案,但最终策略调整将取决于税率的具体确定。因此,公司目前采取“观望”态度,暂不进行重大行动。许先越指出,这一不确定性结合汇率波动,使得2023年下半年全球PC市场的走势难以准确预测,公司将密切监控外部环境变化。

重塑格局受阻?中芯收购Imagination GPU部门传闻遭多方否认

近日,一则关于“中芯国际以5.6亿美元收购英国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PU IP部门”的消息在部分自媒体平台流传。传闻称交易已于7月6日公告并获中欧监管部门批准,引发广泛关注。然而,经多方核实与权威信息查证,该传闻纯属虚假。

六九冗余架构问世!IBM Power11重新定义企业服务器可靠性标准

2025年7月,IBM正式发布Power11服务器系列,这是该产品线五年来首次架构级革新。据IDC研究显示,全球企业面临AI转型与混合云部署的双重压力,到2028年将新增10亿个逻辑应用。在此背景下,Power11通过颠覆性设计解决了高可用性、AI集成和网络安全的协同难题,为金融、医疗等关键领域提供新一代数字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