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26 阅读量:79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如今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作为一个产业,需要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相比国外而言,中国的机器人企业通过大约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但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依然是名符其实的“小”产业,机器人生产商要比从事国家大型支柱产业的企业更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益。
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低人才流失严重
尽管在某些领域的机器人研究已经有了较快发展,我国机器人制造技术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并不理想。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蔡鹤皋表示:“高等院校和中科院在机器人制造方面做了很多科研工作,30年间积累了不少成果,比如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已经把机器人推向产业化,建立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还有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北京自动化研究所等,根据企业的要求研制了很多机器人产品,也致力于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尽管如此,仍有大批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里,尚未得以推广和应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也很难享受到各方面的优质资源。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大国和强国的地位,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其十分不匹配。
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我们每年有40多个研究生毕业,真正进入到机器人企业中的很少。大部分的学生从本科就开始学习机器人专业了,硕士、博士甚至学习了六七年,多数人最终却离开了机器人行业。不仅是我们有这样的状况,清华大学、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也同样如此。”南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景泰如是说。
行业能否吸收优秀人才的进入,这是关系到中国机器人产业能否真正崛起的关键。刘景泰建议区分机器人部门和传统型部门的工资待遇,凸显研发人员的价值。
关键零部件成瓶颈期待政策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天然坦言:“现阶段我们要发展机器人产业,中国机器人企业生产出来的工业机器人在质量上和国外产品相当的同时,价格要更便宜,才能在中国的市场上和外国的产品竞争。但是我们现在做不到这一点,我国的基础工业仍旧比较落后,很多原始机件目前还无法制造,需要进口,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国外对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策略是降低整机价格,现在购买一台国外的机器人,比很多年前的价格要便宜,但是关键零部件如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二维检测机等元器件却很贵,令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陷入成本难以降低的困境。中国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利润很薄,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没有雄厚的力量来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机器人相抗衡。
相关阅读
专家分析:工业机器人—制造业转型的关键,为何?
http://www.52solution.com/industrial-art/80015067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瞻前”与“顾后”
http://www.52solution.com/industrial-art/80014436
英伟达否认H100和H200售罄传闻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