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新闻:平板电脑发展趋势可大可小

发布时间:2013-04-2 阅读量:118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平板电脑规模在不断增大但是平均价格在不断降低,整体利润也在下滑,国产平板更加明显。并且未走出硬件模式,在软件和操作系统上积累也不够,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消费者信心。周来平表示:平板电脑发展趋势折射中国电子行业的变革。

“2013消费电子应用与技术发展论坛——xPad与平板电脑专题研讨会”与往届议题主要侧重在主芯片和硬件方案研讨不同,本次盛会的演讲嘉宾阵容出现了更多软件和下游整机品牌厂商的身影,而且触控屏、MEMS等周边关键配套技术厂商的演讲引发了如何实现产品差异化的热议。当然,Amlogic的四核新平台以及以往手机主流平台商高通携“骁龙”处理器的强势“来袭”同样引发业界对多核大战以及手机平板跨界产品未来走势的广泛关注和思索。

思锐达传媒有限公司产业分析师周来平周来平出席会议并演讲

上述平板电脑行业的新动向实际上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乃至全球电子产业正在经历的一场变革以及面临的挑战,正如深圳市思锐达传媒有限公司产业分析师周来平在演讲中提到的:“传统以硬件为核心的模式曾造就了珠三角山寨乃至中国电子产业的辉煌,但如今新兴的电子行业模式是以创新应用软件和内容/商业模式为主导,硬件设计只是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实现平台,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山寨化电子产业模式亟待转型和寻找出路,特别是消费电子制造产业链,目前已承受不了移动互联应用需求,而与内容、软件供应商的积极合作和配合才是获得长久生命力的关键。”

 

 

  
跳出“死亡之井”,国产平板如何持续发展活力

各大调研分析机构的数据都显示,2012年中国白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发展迅猛。周来平在演讲中结合那个著名的“技术采用生命周期曲线” 和“死亡之井”之说分析了中国平板电脑产业近年来生机蓬勃的几大原因:

1、正确的中低端产品定位 ;
2、生产技术的成熟:解决了生产直通率问题;解决了返修率问题;解决了EMC/EMI设计问题
3、供应链成熟:与定位匹配的主控平台的成熟;触摸屏供应成熟,包括新技术的出现, 突破了触摸屏供应的瓶颈!还有就是Andriod4.0操作系统的成熟。

他还特别褒奖了本土移动处理器关键技术获得的突破。的确,从2011年全志、瑞芯微等的单核产品全面渗透,到2012年上半年的瑞芯微、晶晨、盈方微的双核平台大量铺货,再到2012年下半年各家四核处理器将集体发力,国产处理器的品质和用户体验上已经满足了消费电子产品要求,处理器瓶颈已经突破,当然,他补充一句,国产四核平台在软件优化和用户体验方面还有待提高。

正是国内厂商能快速应对市场需求,支持方案公司推出产品,推动了国产移动处理器迅速走向量产;而显示屏、驱动芯片、电源管理、MEMS传感器等周边关键器件产业链成熟也对本土平板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至于2013年平板电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产业机会点,周来平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1、预计到A15四核后,多核竞争态势会放缓,更多的比拼将体现在系统优化和应用开发,而GPU/周边应用/传感技术/人机交互等将是竞争方向;
2、三星/高通/苹果/英伟达等继续主导中高端市场,全志、瑞芯、炬力等继续主导国产中低端市场,单核集中在超低端以及行业市场出货;
3、SOC集成度越来越高,国产应用处理器下一步将整合RF与无线通讯基带,预计2013年通话平板电脑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
4、IPS( AMOLED)电容屏逐渐替代TFT,电容触控式TP被OGS替代;同时高清的Retina视网膜技术将会普及主流平板;
5、触控技术方面,电磁触控、悬浮触控、戴手套触控等新的触控技术出现;
6、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周边交互/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可能会发展起来 (智能手表、手腕、手镯、智能眼镜、运动健康设备等)。

周来平分析师指出,尽管2012年基于国产处理器的白牌(山寨)平板电脑的出货形势一片喜人(保守统计超过7000万台),但2013年开始中国的平板电脑厂商可能会出现整合,大品牌厂商或许会出现,平板的下一个营销卖点会聚焦在品牌和用户体验上。

 

直面电子产业价值转移,提升生态系统与产业链竞争力

“而上述变化正是电子产业价值转移方向的一种体现。”他说,“如图所示,电子产业升级和变革的一个重大趋势就是:软件平台从封闭小系统向开放大系统转变,电子产品可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过去以硬件设计为主导转变为如今以软件和内容(应用)开发为主导,内容与应用的价值在不断提升。”

  电子产业升级和变革趋势

图2 电子产业升级和变革趋势

新一代电子产品重新定义
图3 新一代电子产品已经被重新定义

在移动互联网与智能化电子时代,新一代电子产品已经被重新定义,通讯技术、互联网、半导体三者相互融合推动电子产品的形态变化,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例如:相当大一部分传统的MP3/4、数码相框、上网本厂商借助Andriod平台,企业已经成功的转型做平板电脑),同时催生出一些新型产业的出现(例如:智慧家庭、体感游戏、体域网等新型产业)。现在的电子产品定义已经突破了封闭的硬件平台,从计算到移动计算,走向了硬件、软件、互联网内容结合的时代。

而如文章开头警示的,“山寨化电子产业模式亟待转型和寻找出路,特别是消费电子制造产业链,目前已承受不了移动互联应用需求。”这也击中了目前大而不强的本土平板电脑行业的一根软肋——平板电脑产业正逐步走向成熟,规模不断增大而平均价格不断降低,行业整体利润在下滑,国产平板就更加明显。另外,国内厂商绝大多数未走出硬件模式,在操作系统和软件上的优化上积累不够,产品品质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消费者信心。
  
 

 

周来平还指出了一个存在与中国电子产业的普遍现象,即“国内厂商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如何攫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走向生态链的竞争,电子行业中国还未形成自己的生态圈,因为竞争力还很弱。 ”
  
他认为包括平板电脑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与智能化电子厂商未来的出路还是在于合作,包括与上下游企业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并积极拓展跨界的合作,如与娱乐巨头进行内容的合作,与音像技术提供商合作,与知名奢侈品牌、知名汽车厂商和合作的例子不胜枚举。

思锐达传媒的中国电子产业格局演进分析

据介绍,周来平分析师所在的思锐达传媒根据自身常年对全球电子产业以及大量中国电子企业的跟踪调研分析和观察,梳理出了中国电子产业的格局演进方向和核心挑战。他们认为,全球电子产业目前基本分为苹果体系、谷歌体系、微软体系三大主流生态链体系,中国电子企业缺乏核心的IC技术、操作系统、关键部件、基础材料等技术,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同时在产品价值链分配中也处于末端,在智能化时代尽管涌现了一些可圈可点的企业,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中国电子行业绝大部分企业的生存空间还将受到进一步挤压,电子产业的格局演进将如下图所示变化。

电子产业的格局演进变化

图4 电子产业的格局演进变化

相关资讯
SEMI-e 2025深圳半导体展9月启幕!全产业链覆盖,超千家龙头集结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超11万人次观展,5723名海外买家到场!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圆满落幕​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

IOTE 2025物联网展开启AIoT生态新纪元:千家展商齐聚,首日超5万观众!

​8月27日,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在8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汇聚超1000家全球展商,涵盖人形机器人、边缘计算、高精度定位、无源物联网、电子纸等前沿领域。开展首日即吸引超5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展现出AIoT融合背景下物联网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11月在沪开幕,聚焦“创新强基”助推产业协同生态

在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下,2024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迎来强劲复苏与高质量发展,整体销售收入突破2.2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增长,展现出显著的发展韧性。行业在移动终端、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关键下游市场的驱动下,不仅产业配套能力实现跃升,一批骨干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也持续增强。在此蓬勃发展的产业背景中,第106届中国电子展将于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以“创新强基 智造升级”为主题,搭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寒武纪登顶A股“股王”!单日暴涨15.73%,市值破6600亿,公司紧急提示: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

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当前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较大投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决策,谨慎参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