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8 阅读量:107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3月27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创始主席陈清泉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磷酸铁锂可以做出高性能动力电池,但核心材料技术仍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不过,当前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并不是动力电池技术,而在于电网、整车厂和电池厂的合作。
图 新能源汽车
关键一:核心技术的掌握权
陈清泉表示,当前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日本领先,韩国产值最大,中国产能最大,核心材料技术依然在日本手中。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四个部分组成。陈清泉表示,这四个核心材料占全部成本的65%-70%,这些核心材料的全球最大生产商几乎都是日本企业。电池成品方面尽管韩国领先,但韩国知识经济部和业界表示,其电池核心材料的国产化率只有30%左右。
当前,动力电池厂商除生产动力电池外,大多还生产其他普通电池。业内人士表示,以三星SDI和LG化学为首的韩国企业,继手机、笔记本电脑小型电池市场后,在汽车电池成品领域开始领先。陈清泉认为,美国A123公司的破产除了其自身发展太快、技术研发不够扎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太单一。在电动汽车市场尚未完全发展起来的背景下,这种模式难以经受市场的考验。
动力电池的材料选择上,陈清泉认为,锰酸锂主要适合电动自行车等,而磷酸铁锂适合高性能动力电池,应坚持下去。
目前我国在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和使用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后续回收利用方面,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家电网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源技术中心副主任李香龙表示,当电量减退至原来的75%时电池需退运,这大概可以用四年左右。之后还有多少寿命目前正在研究测试。
关键二:电网车企的相互合作
不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电池技术并不是当前最大的阻碍。业内人士认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与整车厂商合作,形成良好的运营模式,才能促进市场化推广。
面对电动汽车私人购买市场的“破冰难”,有整车厂商认为,基础设施、补贴政策和续驶里程是主要阻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工程师凌天钧表示,基础设施不健全,续驶里程尚无法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此外,私人购买补贴政策在2012年底结束,至今没有新的补贴政策出台,导致公司新能源汽车有订单但不提车。
电池技术方面,陈清泉认为,电池技术今年会有一定程度突破。电动汽车的发展不能仅依赖于电池价格下降,要挖掘电池的利用价值,完善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要充分发挥电池的附加价值,需要电网的合作。
欧瑞基金投资总监葛原则认为,动力电池已实现量产,推进最快的环节,基础设施和整车环节存在较多问题。市场过多纠结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个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能够放开,进行市场化运作,市场推进将更经济有效。
此外,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傅毅表示,能源供给仅是电网的基础服务,移动物联网、电池体检维保等电网都可以做。
小编认为,当所有的电网车企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新能源汽车一定可以红红火火。
5月19日,全球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领军企业广和通正式发布FG390系列5G模组,该产品基于MediaTek T930芯片平台研发,定位为5G固定无线接入(FWA)领域的革新性解决方案。作为首款支持3GPP R18标准的商用模组,FG390通过4nm先进制程与AI技术融合,在传输速率、覆盖能力及场景适配性层面实现跨越式突破,为运营商与行业客户提供面向5G-A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支撑。
2025年5月,全球面板市场在多重变量交织下呈现显著分化格局。电视面板价格维持稳定,全尺寸产品均价与4月持平,供需弱平衡成为核心特征;显示器面板延续温和上涨,关税豁免窗口期推动品牌加速备货,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笔电面板价格则停滞不前,产业链对关税政策及东南亚产能布局的观望抑制了需求弹性。这一分化态势背后,既有库存调控与产能优化的短期博弈,也折射出技术革新(如OLED中尺寸渗透、MiniLED成本下探)与地缘经济(关税政策、金价飙升)对供应链的深远影响。当前,面板厂商正通过动态稼动率调节(如京东方10.5代线降至78%)和产品结构升级(MiniLED占比提升至22%)巩固利润空间,而品牌商则需在库存压力与终端需求间寻找平衡点。未来,随着世界杯等赛事带动旺季需求,叠加新兴市场采购量环比增长15%的支撑,面板行业或将在Q3迎来结构性复苏窗口。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先进制程迭代的背景下,台积电近期宣布将启动新一轮晶圆代工价格调整,涵盖2nm先进制程及美国厂区的4nm工艺,涨幅分别达10%与30%。这一决策不仅牵动英伟达、AMD等头部客户的战略布局,更折射出晶圆代工行业结构性变革的三大核心逻辑——地缘制造重置成本飙升、技术研发风险指数级攀升,以及AI算力驱动的市场需求爆发。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于法说会明确指出,面对2025年4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与首次流片成功率骤降至14%的技术挑战,价格策略调整是“维系技术领导地位的必然选择”。而英伟达CEO黄仁勋“高价但必要”的公开背书,则进一步印证了全球头部企业对技术代际红利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据三位知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透露,全球半导体巨头英特尔正考虑剥离其网络及边缘计算(NEX)部门,以配合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提出的“聚焦核心业务”战略转型。该部门2024年营收达58亿美元,但因其业务方向与公司未来重心偏离,或将被出售或重组。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呈现"量稳质升"的特征。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本季度总出货量约5.4亿片,同比微增0.6%。尽管部分国家延续显示产业补贴政策,但受终端品牌库存策略调整影响,需求增速未达预期。从竞争格局看,京东方(BOE)以1.3亿片、24.3%的市占率蝉联榜首,三星显示(SDC)以8100万片稳居第二,TCL华星(CSOT)则以7500万片出货量首度跻身全球前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