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7 阅读量:75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IBM今天宣布在原子级别的材料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据此可造出全新非易失性存储和逻辑芯片,功耗也会比现在的硅芯片大大降低。这一成果已于昨天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
就像我们无数次提及的那样,摩尔定律下的半导体材料和技术发展正在加速接近硅的物理和性能极限,迫切需要全新的方案来继续提升性能、降低功耗。
图 提升性能、降低功耗的全新存储芯片的原子技术
IBM的科学家发现,通过在氧化物-液体界面插入、移除电场驱动的氧离子,可以让金属氧化物在绝缘体、导体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可逆转换。试验显示,如果一个本身绝缘的氧化物材料变成导体状态,即便是移除设备供电之后,材料依然可以维持金属态。
这种非易失性的属性意味着,基于这种现象的芯片可以更高效地存储、传输数据,而且是事件驱动(event-driven)的,不需要用持续的电流维持设备状态。
IBM在其中使用了带正电的离子液体电解质作为绝缘氧a化物材料,也就是二氧化钒(VO2),成功将其变成了金属导体,并且一直维持着这种状态,直到用了带负电的离子液体电解质,它才回到原始的绝缘状态。
事实上,这种状态转换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不同于以往的是,IBM发现在电场中,氧离子向金属氧化物的注入和移除才是氧化物材料状态变化的关键。之前还有研究用温度和外部压力将导体变成绝缘体,但都不具备实用价值。
IBM研究院院士Stuart Parkin博士指出:“在原子级别尺度上的理解力和控制力让我们可以开发出新的材料和设备,运行原理和如今的硅材料技术完全不同。现在的设备都要充电,而未来的只需要微弱的离子电流就能实现物质状态的可逆控制,据此可以打造出全新的移动设备。在三维架构上应用这种创新概念可以避免IT行业遭遇技术瓶颈。”
左侧是典型离子液体栅极设备的光学图像,栅极电极和氧化物通道上有一滴离子液体。金色方块是通过引线与设备接触的衬垫。右侧是局部放大图,显示了通道(褐黄色)和黄金电触点(亮黄色)。左右两个触点分别是源极、漏极触点,另外四个则是测量电阻。
英飞凌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可持续提供高质量数据,并且满足WELL™建筑标准的性能要求。
英伟达否认H100和H200售罄传闻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