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网上“廉价”的Swift Board,可否称中国树莓派?

发布时间:2013-03-28 阅读量:26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树莓派就是基于ARM的微型电脑主板,以SD卡为内存硬盘,卡片主板周围有两个USB接口和一个网口。而卡片式开发板在国外有很多好设计,国内很难买到,如今网上惊现一款“廉价”Swift Board,有高主频率、支持开源,软硬都开等优点。可否成功的成为树立中国树莓派的一面旗帜呢?小编从它本身设计来给大家展示!

树莓派是一款基于ARM的微型电脑主板,以SD卡为内存硬盘,卡片主板周围有两个USB接口和一个网口,可连接键盘、鼠标和网线,同时拥有视频模拟信号的电视输出接口和HDMI高清视频输出接口,以上部件全部整合在一张仅比信用卡稍大的主板上,具备所有PC的基本功能只需接通电视机和键盘,就能执行如电子表格、文字处理、玩游戏、播放高清视频等著多功能。 Raspberry Pi B款只提供电脑板,无内存、电源、键盘、机箱或连线。

淘宝网上出现了一款号称树莓派增强型的ARM cortex-A8开发板Swift Board,标价只有285元人民币,甚是廉价。不难发现,板子采用的是去年热门的A10 主控,1G的主频率比树莓高了不少,还搭配了1G内存、2G NAND Flash,扩展接口也非常齐全,常用的UART、IIS、IIC、SPI、CSI、GPIO、LCD等都有。

Swift Board——中国的树莓派?

最大的亮点就是,集成了WIFI和蓝牙,而没有采用传统的有线网络,好像专门是为当前热门的移动互联网而设计的。此外还支持锂电池供电,用起来比较方便。从网页的介绍来看,Swift Board 支持开源,软硬都开,这个比较难得。

Swift Board——中国的树莓派?

 

笔者也是IT从业者,见过很多卡片式开发板,也深深的被去年英国推出的树莓派开发板吸引,但国内却是难买。如今市场上也今出现了一些类似的开发板,但从其做工来看,略有山寨之感,而Swift Board号称树莓派增强型,同样带有借机炒作的目的,但观其做工和布局,有明显的提高,像是出自专业设计公司之手。

Swift Board——中国的树莓派?

虽然Swift Board一出现,还是打着树莓派增强型,来宣传炒作,本人觉得做出好东西的情况下,应该远离山寨之名,塑造自身品牌,打出自己的名堂出来。同时希望国内会出现越来越多类似Swift Board的开发板,让开发爱好者能用上高质价廉的开发板。(想当初大学时代,开发板还是奢侈品)

附清单:

处理器:ARM Cortex-A8 @1008Mhz A10处理器

图形处理器:内部集成Mali400系列3D图形处理器以及专有的2D图形加速器

存储器:
2GB NAND Flash ;
1GB DDR3@432MHz(实际稳定运行频率可能更高) ;
支持TF卡扩展 。

输入输出:

一个HDMI显示接口 ;
1024*600的LVDS显示屏接口 ;
一个USB OTG、一个USB Host ;
支持音频输出、支持MIC输入 ;
支持按键+触摸屏 ;
支持红外 ;
网络 ;
支持WIFI+蓝牙 。

扩展接口:

支持camera扩展,支持多款摄像头;
2个UART、2个IIC、一个SPI、一个IIS、8个通用GPIO ;
debug口 ;
支持UART调试 。

板大小:90*63*1.6(mm)

电源支持:支持3.7V锂电池、5V2A的电源适配器供电。

操作系统:支持Linux和Android4.0.4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授权代理英飞凌丰富多样的产品组合

英飞凌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可持续提供高质量数据,并且满足WELL™建筑标准的性能要求。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DigiKey发布《机器人技术探秘》系列:联合Eaton与SICK深入探索机器人自动化新纪元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 2025深圳半导体展9月启幕!全产业链覆盖,超千家龙头集结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