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杞人忧天吗?液晶面板可能会赴光伏后尘

发布时间:2013-03-27 阅读量:75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据报告显示,我国的液晶面板业快速的发展,如当年的光伏行业一样大跃进式的发展,可是有专家分析,这必然会导致严重产能过剩,再加上三星的新产品的发布,中国几千亿液晶面板行业将重蹈覆辙。这是杞人忧天吗?

从前些年完全依赖进口,到2012年国内产能攀升至全球市场份额的近10%,中国液晶面板产业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背景下逆势投资,同日韩等企业展开激烈争夺。

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智能电视等,液晶显示已无处不在,液晶面板也被誉为“信息社会的牛奶和面包”。中国电子产品整机制造企业,一度饱受“缺屏之痛”,所需液晶面板主要依靠进口。最近几年,中国内地涌现液晶面板投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总投资规模(含建成、在建和规划)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随着各地产能的陆续释放,目前中国内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生产基地。拓墣产业研究所预测,2012年中国面板产业占全球市场份额已达9.9%,预计2013年将升至13.2%。

液晶面板

图 液晶面板

赛迪顾问认为,2013年我国液晶面板自给率将进一步提高。未来几年内我国面板产能将持续增长,国产液晶电视面板的自给率将逐步提升,至2015年有望超过60%。

虽然面板国产化步伐日益加快,但一些挑战仍不容忽视,如当前欧美市场需求减弱,造成全球范围面板供需问题;产品高值化与国际竞争力仍待提升;韩国、日本积极发展前瞻技术与产线;上游材料、设备面临自主供应链不足等。

经济学家郎咸平不久前在微博中表示,“中国液晶面板业就像两年前的光伏行业一样以大跃进方式飞速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产能过剩。更可怕的是三星釜底抽薪地发展新一代有机液晶面板。三星新面板一旦上市,中国几千亿液晶面板行业将重蹈覆辙。”

郎咸平对国内液晶面板业的担心引发舆论热议。有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彩电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消耗行业。同时,国内手机、PC制造业,也是消耗液晶面板仅次于国内彩电业的两个行业。而国内液晶面板的实际自给水平还不足三分之一。单独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本土面板产能还有巨大的缺口存在。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我国面板产品尺寸存在单一化趋势,我国企业在新尺寸切割技术方面有待加强,以规避产品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我国本土面板企业在新技术研发、成本竞争和盈利等方面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如何合理调整国内产能供求关系,将直接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资讯
全球车企竞逐中国芯片市场 恩智浦本土化战略全面升级

2025年7月2日,恩智浦在大连举办的“汽车领导力媒体开放日”宣布中国战略升级,通过成立独立事业部、强化本土研发、构建区域供应链三大路径深化“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战略,应对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格局重构。

苹果AI核心负责人加盟Meta,基础模型团队面临人才流失危机

据多方信源证实,苹果公司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杰出工程师Ruoming Pang已确认离职,将加入Meta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团队。这是苹果推进自研人工智能技术以来遭遇的最重大人才流失,凸显科技巨头在AI顶尖人才争夺战中的激烈态势。

艾为超小封装LDO突破毫米级极限,重塑智能终端电源设计格局

在智能手机、AR眼镜、笔记本电脑加速向轻薄化、高集成度演进的浪潮下,PCB板上的毫米级空间已成为稀缺资源。据行业数据统计,主流消费电子产品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每年需提升8%-12%,而电源管理芯片的封装尺寸直接制约着整机设计。艾为电子作为电源管理IC创新者,推出全球领先的FOWLP封装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以0.645mm×0.645mm的突破性尺寸,为行业提供空间优化新范式。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持续供不应求 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前景获机构上调

全球人工智能(AI)芯片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扩张期,其中NVIDIA的先进图形处理器(GPU)系列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引擎。根据Wedbush证券公司近期发布的供应链调查报告,NVIDIA的B200/GB200 GPU产品线正面临显著的供应缺口,尽管公司已持续提升产能以缓解压力。分析师Matt Bryson和Antoine Legault在报告中指出,这一短缺现象突显了NVIDIA在多个季度内维持强劲增长动能的潜力,预计客户需求将持续超出预期水平。

乐鑫科技2025H1业绩预增:物联网芯片龙头盈利跳涨,新兴场景驱动高增长

7月7日,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乐鑫科技(68801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显著超出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