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推突破性的有线电视高清机顶盒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3-03-26 阅读量:86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成本优化的系统级芯片(SoC)为全球有线电视系统提供了先进的多调谐器体验。集成的全频段捕捉技术可以实现将IP视频内容流传输到多个显示器,提高服务并降低多系统运营商的单个家庭成本;可实现成本的DLNA流媒体播放和IP视频会议,支持802.11ac Wi-Fi、蓝牙以及RF4CE等。

全球有线和无线通信半导体创新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博通(Broadcom)公司)宣布,推出业界首个集成了全频段捕捉和IP视频服务器技术的低成本高清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系统芯片。博通的BCM7583和BCM7584 芯片提供了入门级的HD和HD-DVR平台,可以帮助有线电视多系统运营商将互联网视频流同时传输到多个视频设备。

通过把高性能CPU、3D图形处理引擎和全频段捕捉技术集成为一个完整的单芯片解决方案,BCM7583和BCM7584这两款创新性芯片让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高级视频体验。博通的这款新机顶盒芯片也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条件接收(CA)和数字版权管理(DRM)安全性,实现了从条件接收到IP-DRM流媒体内容的转换,从而保护内容提供商的版权。

“博通突破性的有线电视芯片技术将可以对整个有线电视频谱进行数字化处理,可在低成本的高清有线电视小型服务器平台上提供多屏用户体验。”博通公司宽带通信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Dan Marotta表示,“这是一款结合了行业最新技术的入门级解决方案。如今,全球有线运营商只需采用这款高性能低成本的平台,就可以有效地与IP和OTT服务提供商进行竞争。”

博通的BCM7583和BCM7584有线电视机顶盒解决方案已在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上进行展示,博通展位号为3201。

市场驱动力:

IP和OTT服务提供商正在以家庭多屏幕视频服务和IP点播内容服务吸引客户;
有线运营商需要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先进服务,以加强用户体验,增加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
有线电视运营商需要运行基于HTML5浏览器用户界面与OTT服务的低成本、高性能高清平台。

主要特点:

扩展了博通业界领先的管脚兼容入门级解决方案(BCM7581 和 BCM7582),显著提高了CPU性能;
集成了先进的3D图形GPU,从而实现丰富HTML5应用、OTT服务;
可选4个QAM解调器(BCM7584)或3个QAM解调器(BCM7583),支持先进的多调谐器体验;
802.11AC Wi-Fi接口支持工业领先的Wi-Fi视频和高速数据服务;
集成高级远程诊断方案减少了运营商的支持成本;
支持模块化DOCSIS 2.0和C-DOCSIS标准,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成本效益,可实现双向系统兼容:
使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和视频点播服务;
采用了直接射频(Direct-RF) DOCSIS调制解调器接口,为视频点播和互联网服务提供了视频平台选项;
配备了DOCSIS 2.0有线调制解调器选项的参考设计方案。
符合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DCAS网络内容保护要求。

供货:

博通的BCM7583 和 BCM7584 有线机顶盒芯片目前正在试样,拥有多项参考设计。

相关资讯
苹果惊曝商业窃密案:63份核心文件被前员工携入OPPO

苹果公司正式起诉前Apple Watch传感器系统华裔架构师Chen Shi,指控其在离职前窃取63份健康传感技术核心文件,携密加入中国手机巨头OPPO

石墨烯龙头富烯科技的独立性难题:技术领先与产业链依赖的双重困境

富烯科技作为中国石墨烯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建立起完整的石墨烯产业化技术体系。公司拥有从石墨烯制备、改性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5%。在石墨烯导热膜、导电浆料等细分市场,富烯科技的产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进入华为、小米、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比亚迪2026款海豹07 DM-i:混动技术再进化,重塑中级轿车市场格局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比亚迪汽车2026款海豹07 DM-i的推出,填补了比亚迪在中级混动轿车市场的产品空白。2026款海豹07 DM-i搭载比亚迪第四代DM-i超级混动系统,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300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3.8L,在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之间实现了完美平衡。

电机控制之硬件过流分析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机控制中硬件过流分析的原理、检测方法、保护策略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黄仁勋退路被断!英伟达H20折戟,国产芯片成市场新宠

​ 近日,英伟达专供中国市场的特供版AI芯片H20传出停产消息,引发行业震动。作为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下的“妥协产物”,H20性能大幅缩水却定价高昂,最终未能赢得中国市场青睐。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全球芯片博弈的复杂态势,更标志着国产替代进程已实质性堵住了国际巨头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