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20 阅读量:73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核心数的增加,不代表运算效能也线性增加,而是逐渐趋缓的走势,在相同时脉、相同制程、相同微架构的电路设计等前提下,若单核芯片的效能为100%,则双核芯片的效能不会是200%,而是低于200%,原因在于2个核心必须对运算工作进行沟通协调,协调即会造成效能损耗。
若要减少核心间的协调耗损,则需要传输量大、路由绕径智能化的芯片内汇流排(On-Chip Bus),好的汇流排设计可以减少损耗,如双核可达170%效能,协调耗损为30%,差的汇流排则高损耗,双核仅有140%效能。
随着芯片内核数的增加,每增加1个核所能带来的边际效能将递减,假若单核为100%效能,追加第2核可再加70%效能,但再追加第3核恐仅再加60%,第4核更只有50%,将4个核加总的结果是100+70+60+50=280,即4核的真实效能仅为2.8核。
此为单纯硬件电路方面的效能估算,不代表软件实际执行所发挥的效能,倘若手机操作系统不能对多核进行最佳化编译,不能即时、充分发挥硬件功效,则效能还必须再往下打折扣。举例而言,Windows Phone 7.x版的手机操作系统仅能支持单核,即便采行双核手机芯片,依然只能发挥单核功效。
如果芯片电路能在愈多核的情况下,其协调折耗仍然很少,学理上称为效能的扩展延伸性(Scalability)佳,再将操作系统,甚至是操作系统之上的资料库、虚拟机器、应用程序等一并考虑,这些软件也必须同样具有扩展延伸性,如此效能才能获得充分发挥,此称为真实应用效能(Real Application Performance),而不是只在特有的基准标竿(Benchmark)测试上得到高分。
多核的功耗挑战
增加核数除对效能有影响外,功耗用电也会受影响,每增加1个核,意味着核的用电增加1倍,双核为2倍用电,8核便则8倍用电。
为了减少耗电,芯片业者着手更智能化的省电设计,采行如同家庭与办公大楼类似的省电手法,凡没有在用的房间立即关灯,减少照明用电。类似的,多核芯片把芯片内的多个电路功效划分成一个个的岛区,当软件不支持多核执行时,就把多核的供电关闭,仅提供单核供电,或需要多少个核执行即对多少个核提供电力,以此精省芯片的整体电能。
这样还不够,芯片业者发现芯片的运作时脉每增加10%,功耗则高至20~30%,用电量呈指数性攀升。为了节省电能,许多产品的CPU多以降频方式执行,如ASUS Eee PC与Apple iPhone等,在时脉上都降低30%,但电能却可精省至50%,以此增加电池使用时间。
进一步的,芯片业者也发现愈是高阶制程架构的处理核心,在重度运算负荷下的用电效益较佳,一旦处于轻载状态,反有较高的基础电能开销。因此,新的行动用芯片除了单纯增加核心外,也加入较初阶的处理核心。
1. 高低组态核心搭配趋势
例如TI OMAP4芯片在配置2个Cortex-A9核心外,也配置2个Cortex-M3核心,一旦芯片处于轻载(轻运算负荷)状态,则关闭对A9核心的供电,仅交由Cortex-M3核心执行,而在负荷变重时才唤醒A9投入运算。
类似的,TI OMAP5也延续类似设计,采行2个Cortex-A15与2个Cortex-M4,或如NVIDIA Tegra 3芯片,一般在营销上宣称为4核芯片,但实际上芯片内配置了5个Cortex-A9核心,其中第5核心以较低时脉运作(500MHz,另4核为1.2GHz~1.6GHz),在轻载状态下使用,功效角色类似OMAP4中的Cortex-M3,也类似OMAP5中的Cortex-M4。
由于高低组态搭配已成了“为追求省电而不得不采行的设计趋势”,因此手机处理核心的领导业者ARM也提出官方版的高低搭配设计,称为big.LITTLE技术,提出以Cortex-15(重载)与Cortex-A7(轻载)搭配的高低组合。
事实上,目前最受关注、最可能率先推出8核设计芯片的业者是Samsung,侧面消息显示Samsung将推出的Exynos 5440即为8核芯片,内部的核心配置为4个Cortex-A15(1.8GHz)与4个Cortex-A7(1.2GHz)。
2. 即时动态调整频率
除高低微架构的核心搭配外,即时动态调整运作频率也成为“效能与用电”兼顾的手法,如Tegra 3在4核全开(不列计500MHz的低频)时每个核以1.2GHz时脉运作,但若仅1核运作时,时脉则可拉高至1.3GHz,时脉能拉高的原因有二,一是单核少去与他核沟通协调,可更加速执行,二是关闭多核后仅一核运作,芯片的功耗较低,发热较少,允许以较高时脉运作,因为温度也是芯片能否更高速运作的条件。
事实上,Intel的Turbo Boost技术即是侦测处理器芯片温度来自动决定芯片能否以更高频率运作,若温度升高至芯片难再承受的程度,便会尝试降低芯片的运作时脉,以缓和芯片持续高热的情况,待温度降至可承受的程度后,才再次调高运作时脉。
多核的制程议题
增加核数除了影响效能、功耗外,成本与体积(或称电路面积)也必须考虑。从制造层面考虑,则芯片电路面积几等于芯片成本,另再加外部的封装、测试成本,而采行更先进、更缩密的半导体制程,例如从40nm缩至28nm,则初期的光罩成本高昂,但芯片的量产成本却可降低,不过先决条件是新旧制程的良率一致,没有恶化,然新制程初期的良率较低。
在此还要提醒考虑另一成本,即处理核心的授权成本,依据ARM所订立的商业规格,每使用一种核心即必须先支付技术授权费,而后每颗芯片若有配置了该核心,则每颗都会被收取量产权利金。因此,核数愈多即表示要支付愈多费用给ARM,若采行不同类型的ARM核心,也必须再支付一笔使用他款核心的技术授权费。
不过,确实有芯片业者确实构想8个均为重载型核心的芯片,目前传闻MTK的MT6599芯片将是8个Cortex-A15核心,然如前所言,即便拥有8个核,效能也不会是单核的8倍,而是逐核递减。重载8核的设计,确实能比4轻核加4重核更有效能,但也可能更耗电,因此已知MT6599将采28nm制程生产,以新制程收敛功耗。
归结上述可了解,所谓8核并非是相同强悍规格的核心,而是重载型、轻载型高低搭配的核心,效能不仅不可能是重载单核的8倍,以半数核心均属轻载型的组态配置下,效能恐与现有4核重载设计相差无几,或是在轻载多核的运算需求下有较佳的表现。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