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19 阅读量:165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科锐公司和飞利浦公司近期宣布推出售价低于15美元的相当于60W-LED灯,但是,两家公司在创意设计上决定采取了不同的路线。科锐照明推出的A型LED灯具有全方位的光分布和可调光,价格从9.97到13.97美元不等。飞利浦照明则以14.97美元出售,并且只在灯泡上半球发光。两家公司都将灯泡外形设计成白炽灯的样式,但是内部固态照明结构却大相径庭。新产品预示着我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可代替60瓦白炽灯泡的LED灯具以低于10美元的价格出现在主流商店里。事实上,飞利浦北美地区首席执行官爱得·克劳福承诺公司将于本年推出这样的产品。
科锐LED灯泡系列在市场上有三种款式 -- 6瓦售价9.97美元、450流明2700 K-- 9瓦售价13.97美元、800流明5000K-- 9.5瓦售价13.97美元、800流明2700K。飞利浦则在设计上取消了明暗调节,降低了价格。10.5瓦800流明仅售14.97美元。
飞利浦灯设计
这里,我们来看看新灯的内部设计。飞利浦的灯具采用远程荧光粉技术,去年十二月推出的暖白灯,实际上是以白灯作为内芯,在外层内壁上涂上了荧光粉而已。虽然消息称新型3000K的灯具有很大改进,但它依然采用了同样的技术。克劳福德解释道这种新型灯具采用蓝色LED技术,其荧光粉涂抹在每个发光单位上。这不同于流行做法即将荧光粉涂抹在第二层内壁上。也就是说,这种荧光粉附着的LED模具实际上把荧光粉涂抹在第一层内壁上了。新技术将减少LED与外壳之间的一个光层,这必然会节约成本,提供光照效率。但是,它会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吗?LED光源所发出的热量会导致荧光物质逐渐变色,将荧光物质外移是一个重要优势。克劳福德则称飞利浦工程师研发的热量管理技术使得为光源涂抹恰当的荧光粉成为可能。飞利浦将涂抹荧光粉放在了生产顺序的尾端。
爱得·克劳福在研讨飞利浦照明的市场供给时,提到:“打造垂直整合的公司对于我们十分重要”。公司同时期望有朝一日将会为其它固态照明厂商提供这样的LED产品。
科锐丝塔灯
不同于飞利浦,Cree采用了LED灯丝的概念,这种白炽灯时代的词汇“灯丝”如今在固态照明产业越来越流行了。在不久前举行的照明战略(SIL)会议上,Intematix公司宣布的小型远程荧光粉光学名为A型灯丝。同样,晶元光电的总裁 MJ Jou 称其LED线串设计名为灯丝。显然灯丝迅速成为LED改型灯泡内光引擎组件的简写。
Cree灯泡成本值得探讨,其内部使用20个LEDs分为10组分列,而XT-E LED小客户的售价为1.5美元,大客户可能低于1美元,所以Cree公司的内部生产成本将是巨大的,其成本也许占60W的等效灯具售价的一半以上。有机硅涂层的玻璃外壳和驱动程序(高电压LED将简化驱动程序设计)都增加了成本,且Cree承诺10年的保修期,这一切费用都预示着科锐的利润是超薄的。受益方是客户,如果灯泡使用频繁,可以预见,投资回收期在一年左右。
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CATL)近期在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及市场拓展方面动作频频,展现出强劲的产业主导力。从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时间表到凝聚态电池的航空级应用,从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到欧洲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宁德时代正以技术创新与资本布局双轮驱动,重塑全球能源产业格局。
2025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豪威集团(OmniVision)正式发布OTX9211/OTX9342车载SerDes芯片组。作为国内首款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2Gbps高速视频传输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车企及Tier1供应商认证,预计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座舱及ADAS系统的视频传输场景。
作为全球电感行业前三强企业,顺络电子(002138.SZ)近年来通过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实现业绩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与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顺络电子正以技术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巩固其全球电子元器件龙头地位。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周期性低谷,2025年被视为市场复苏的关键拐点。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凭借其“计算+存储+模拟”的技术战略,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穿戴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本文将从技术突破、产品布局、市场表现及未来战略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君正在行业复苏期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