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15 阅读量:79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都离不开电化学储能——新型电池。”课题组负责人、复旦化学系教授吴宇平介绍,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此前科学家将其作为负极材料,通过锂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充电放电。目前常用的锂电池中一般使用非水的有机电解质溶液作为介质,让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可以穿梭往来。
然而,传统方法制造的锂电池生产成本较高,且其中有机电解质溶液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近年来全球科学家都在探索,锂电池中的介质溶液能否用离子导电率更高的水来代替?难题挡在所有人面前——锂电池依靠锂离子通过介质溶液,在正负电极间的迁移而产生电流,但由于低电位的锂离子会和水溶液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结果析出氢,生成氢氧化锂,使电池自身产生损耗,无法进行可逆充电。
方案介绍:
复旦研究人员独辟蹊径,用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制成复合膜,包裹在金属锂外。这层复合膜帮助锂离子的电位在正负极之间“时空穿越”——在它的作用下,质子和水分子无法在低电位下得到电子,就不会在锂离子迁移过程中产生损耗。吴教授打趣说:“你可以把它看成一道‘任意门’,锂离子的电位经过膜,一下就到了负极,然后又直接从负极回到正极,就好像科幻片中,人跨过虫洞可以直接在地球和外太空之间往返。”正因此,课题小组把这一新发现称作“电位穿越”。
据介绍,包裹复合膜的新型水锂电,可以大幅降低电池的成本,提高其能量密度,使充电时间更短,储存电量更多,更耐久、更稳定。
据实验测算,这一技术制造的新型锂电池,能量效率高达95%,它的能量密度——即同样大小、质量的情况下单位储存电能,比目前普遍采用有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高出80%。研究人员介绍,预计装备这一新型水锂电的电动汽车,满电状态下行驶距离可达400公里,而充电时间仅10秒钟左右;如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待机时间可增加一倍以上。
据悉,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科学报道》杂志,已引发美国能源研究机构、企业关注。不过,吴宇平更希望与国内企业联手合作,推动新技术尽早产业化。
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于7月22日(周二)宣布,将在其位于德国南部的工厂实施裁员计划,涉及约1100个岗位,占该工厂员工总数的10%。此次调整主要影响装配线与后勤职能部门员工,被视为公司应对欧洲转向系统市场结构性挑战的关键举措。
2025年7月22日,TCL电子(01070.HK)发布盈喜公告,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9.5亿至10.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45%-65%。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波动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升级与供应链优化实现逆势突围,经营韧性凸显业绩成长动能。
微软公司于近日结束2024财年后,对全球销售团队启动专项薪酬补偿计划。根据内部文件显示,在本财年因"系统性挑战或不可控财务因素"导致业绩未达标的销售人员,将获得基于更高配额完成比例的额外奖金。此举被视为稳定核心团队的重要措施。
OpenAI与甲骨文(Oracle)近日宣布扩大战略合作,计划在美国新增总容量达4.5吉瓦的数据中心集群,以支撑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与部署。此次扩容将使双方联合运营的算力基础设施总量突破5吉瓦,预计部署超过200万颗专用AI芯片,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AI计算平台之一。
全球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德州仪器(TI)于7月22日发布最新季度财报,尽管第二季度营收达44.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但公司对第三季度的保守预测引发投资者担忧。财报显示,德州仪器预计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区间为1.36-1.60美元(中值1.48美元低于分析师预估的1.52美元),营收指引44.5亿至48亿美元(中间值亦低于市场预期的46.2亿美元)。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时段大幅下挫11.4%,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