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HID前照灯高压启动电路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3-03-4 阅读量:77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汽车高强度气体放电前照灯具有高光效、显色性好、长寿命等诸多优点,已得到各国汽车行业的高度重视。本文方案采用的高压发生电路体积小、启动电压范围宽、启动可靠。控制程序充分考虑了交流灯的特点,可最大程度地减小电极的单侧烧损,延长了前照灯的使用寿命。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启动电路,并采用了电流积分作为识别冷热启动的判据,可靠地实现了快速点灯并延长了灯的使用寿命。

常用高压启动电路比较

启动期间,电子镇流器要经历高压击穿、电流接续、预热维弧3个阶段。高压启动电路是HID 前照灯能否瞬间点亮的基础。但辉光放电后惯性和滤波延迟使直流变换器和检测回路很难有较快的响应速度,所以需要如图1所示的电流接续(take- over) 电路,它可利用电容预先储存的能量为灯提供一个较大的瞬间电流(约300ms) ,保证辉弧可靠过渡。一般高压发生电路有以下几种:

2

图1 电流接续电路

a.单级升压电路

此电路一般要求匝数比很高。因高压线圈流过灯电流,所用导线不能太细,这样会使高压变压器体积增大。采用并联方式可将高压侧线圈导线做得较细,但灯需串联另外的镇流电感,这样,镇流器系统的体积也会很大。

b.双级升压电路

采用此电路,在产生高压的同时,高压侧绕组起到镇流电感的作用,可降低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如图2和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了两级变压器,体积较大,图3电路只用了一个升压变压器,但前级采用了倍压整流电路,可降低变压器的匝数比,不会增加变压器的体积。图4是我们采用的电路,由于只有一级变压器,体积大大减小。

2

图2 具有两级升压变压器的高压启动电路

4

图3 具有倍压整流的单级升压变压器升压电路

 

高压启动电路原理分析

在倍压整流电路中,因变压器的副边两个方向的电流通路都存在,此时 flyback部分电路不再是一个反激变换器。在启动阶段,控制程序对全桥逆变电路的母线电容C1 的端电压,也就是后级H 桥的母线电压进行400V 恒压闭环。倍压整流输出电压1200V 通过R1和R2对电容Cc充电,Cc 段电压逐渐升高。如其端电压能达到600 V ,放电管击穿,Cc放电,能量耦合到副边,产生高压。如倍压整流输出电压不够高,则会因R1、R2和R3的分压,在与Cc并联的电阻上的分压小于 600V ,不能击穿放电管。即使倍压整流的电压足够高,如果R3 相对于R1+R2 的比例不够大,也不能产生600V的击穿电压。

一旦Cc 的端电压使放电管击穿,将Cc中的能量转移到高压变压器的副边,在灯端产生高压,其电压值由变压器副边的电感和电容、灯状态及压敏电阻和线路电阻所构成回路的时间常数决定。

启动阶段的控制

为了可靠实现启动,控制器通过400 V恒压闭环控制为Cc和电流接续电容快速充电,此电压如选得太低可造成启动缓慢,或启动后电路的能量不够,启动则失败。为了避免单侧电极过度烧损,必须避免每次都从单侧电极打火。程序中设定了一段启动方向随机选择子程序。

在电压闭环控制的同时,程序不断检测电流,一旦电流达到设定值就确认启动成功,进入维弧预热子程序(Warm-up) 阶段。此阶段时间为tpre,主要任务是维弧预热,为防止直流点灯造成单侧电极过度烧损及高频交流下过零点熄弧,本文采用了一种电流积分的方式实现低频交流方波。电流积分须满足: ,在Warm-up 期间,每次中断发生后将电流取样值加和,一旦加和达到设定值,将加和清零并翻转逆变桥切换到下一半波。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半波结束,进入功率递减过渡阶段。这样控制的优点是:可自动识别点灯温度,为后续控制提供初始依据。

5

图4 试验采用的高压启动电路

 

图5采用3倍压整流电路,放电管的额定击穿电压为600V ,高压包的匝数比1∶50 ,放电管击穿电压为600V。实验波形见图6。

6

图5 启动瞬间电容Cc 端电压和放电管端电压
7
图6 冷灯启动高压和工作电压波形

开关实验是为验证这套电路和控制策略的可靠性编制一套可编程控制器( PLC) 程序,用于测试电子镇流器的开关可靠性。开关实验3小时 ,共计4万次开关,均可靠启动。

相关资讯
英伟达推出中国定制版AI芯片:低价策略能否夺回市场高地?

据路透社5月25日报道,英伟达计划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全新AI芯片产品,其定价将大幅低于此前专供的H20型号,预计仅为后者售价的一半。消息人士透露,这款芯片基于英伟达现有服务器级显卡RTX Pro 6000D架构开发,采用GDDR7显存技术,放弃高端HBM3e显存及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方案,借此大幅压缩成本。新芯片预计售价区间为6500至8000美元,量产时间定于2024年6月,7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第三代半导体双雄:GaN与SiC如何攻克吉瓦级供电难题

据美国纳微半导体官网及行业媒体报道(信息来源当地时间5月21日),功率半导体领域迎来重大技术突破。全球第三代半导体领军企业纳微半导体宣布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基于800V高压直流供电(HVDC)架构的AI数据中心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场景双驱动!纳芯微绝压传感器撬动千亿市场

在汽车智能化与工业自动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压力传感器成为核心组件。纳芯微电子近期发布的NSPAD1N系列超小体积绝压传感器,凭借其车规级性能与技术创新,为智能座舱、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品对比、应用场景等维度展开分析,解读其市场价值。

半导体产业升级战:三星电子新一代1c DRAM量产布局解析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三星电子日前披露了其第六代10纳米级DRAM(1c DRAM)的产能规划方案。根据产业研究机构TechInsights于2023年8月22日发布的行业简报,这家韩国科技巨头正在同步推进华城厂区和平泽P4基地的设备升级工作,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标志着存储芯片制程进入新纪元,更将直接影响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HBM4)的市场格局。

蓝牙信道探测技术落地:MOKO联手Nordic破解室内定位三大痛点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设备制造商MOKO SMART近期推出基于Nordic Semiconductor新一代nRF54L15 SoC的L03蓝牙6.0信标,标志着低功耗蓝牙(BLE)定位技术进入高精度、长续航的新阶段。该方案集成蓝牙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多协议兼容性与超低功耗设计,覆盖室内外复杂场景,定位误差率较传统方案降低60%以上,同时续航能力突破10年,为智慧城市、工业4.0等场景提供基础设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