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导体的液晶高清数字电视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3-03-3 阅读量:76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随着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会出现适应市场不同需求的高、中、低档数字电视芯片方案。集成度更高、性能功能更加优化、性价比更高的低成本数字电视芯片方案,以及高集成度、高性能、具有数字化家庭娱乐中心功能的高档数字电视芯片方案将成为液晶高清数字电视系统芯片的两大发展方向。下面介绍ST的液晶高清数字电视解决方案。

意法半导体(ST)的液晶高清数字电视解决方案包括数字电视接收嵌入式解决方案及单芯片解决方案。

由图1所示的数字电视接收嵌入式解决方案框图可看出,数字一体化调谐器包括数字射频频率调谐和信道解码两部分,从接收到的数字电视射频信号解调输出标准的MPEG传输码流信号。

未特殊加密的MPEG码流直接输入到ST数字电视信号解码芯片中进行处理;对于特殊加密的MPEG码流,首先输入到CI卡回路进行解密,再将码流直接输入ST数字电视信号解码系统芯片进行处理。

经ST数字电视信号解码系统芯片的MPEG解码和信号编码,AD变换输出模拟YPRPB和立体声音频信号,到已有的模拟电视系统显示数字电视图像,从而构成完整的液晶高清数字电视。

1

图1:液晶高清数字电视接收嵌入式(Add-on)解决方案

  
以下是ST数字电视信号处理解码芯片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高性能200MHz32位CPU内核;
2路串行或并行码流输入,1路双向码流接口,共计3路码流接口;
可编程传输接口(PTI):适于DVB、ATSC、OpenCable、DIRECTV的传输码流解复用,集成DES及DVB解扰;
一路MPEG-2高清解码;
模拟RGB或YPRPB输出,1080I、720P、480P、480I;
模拟PAL/NTSC复合视频信号(CVBS)和亮色(YC)信号输出;
内置基于位图字符(OSD)发生器;
一路数字音频解码,可实现MPEG-1、MPEG-2、MP3、AAC和AC3解码;
5.1声道数字伴音转换为两声道输出;
两路24位DAC输出模拟音频信号,一路S/PDIF数字音频输出。

 

 

图2是液晶高清数字电视单芯片解决方案框图。ST数字电视单片系统芯片及附带的FLASH/ DDRSDRAM存储器,外围的数模一体化调谐器、模拟开关芯片、HDMI/YPrPb/VGA输入处理芯片、液晶屏、伴音处理芯片、音频放大电路、扬声器、CI卡电路,以及键盘/遥控接收,共同组成液晶高清数字电视接收系统。

2  

图2:液晶高清数字电视单芯片解决方案

这种数字电视单芯片解决方案可方便地实现目前所有数字/模拟标准信号的接收处理(当然,对于地区的不同接收制式标准应选用不同的接收前端),以及对HDMI、高清YPrPb和VGA信号的接收处理。

在图像处理显示方面,该方案具有3DNTSC/PAL/SECAM亮色分离单元,加强边沿细化的带运动补偿的去隔行变换处理,以及应用3D降噪、对比度加强、色空间修正等高性能的视频处理技术,能支持到最高标准1080P的显示,可方便地实现PIP、PAP、POP显示。

在音频处理方面,该方案实现MPEG1、MPEG2、AC3、MP3的数字伴音解码和AM-FMMONO、NICAM、BTSC、Zweiton等模拟伴音解码,可调整大范围伴音延时以确保伴音与图像同步,可进行杜比、SRS、ST环绕声处理及五段均衡处理。

以下是ST液晶高清数字电视单芯片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高性能32位CPU(266MHz,480MIPS),DDR333存储器接口,运行实时操作系统;
两路带有3D梳状滤波器的NTSC/PAL/SECAM数字彩色解码器;
两路高清晰视频图像处理单元:12位视频处理,3D亮度/色度带运动补偿的降噪处理,具有加强边沿细化的带动态补偿的隔行到逐行变换处理,灵活的水平/垂直方向的缩放处理,高性能的图像质量改善处理;
高清PIP,PAP和POP;
两路具有DES,DVB和MULTI2解扰的传输码流解复用;
两路DVB-CI和CableCARD接口;
两路标清(SD)或一路高清(HD)MPEG2解码
两路24位音频处理DSP,实现MPEG1、MPEG2、AC3、MP3解码
基于位图的OSD
丰富的DTV机芯控制接口:I2C、GPIOs、ADC、PWM等
最高可达1080P的显示输出
90纳米的芯片工艺技术,实现低功耗、高可靠性。

相关资讯
英伟达推出中国定制版AI芯片:低价策略能否夺回市场高地?

据路透社5月25日报道,英伟达计划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全新AI芯片产品,其定价将大幅低于此前专供的H20型号,预计仅为后者售价的一半。消息人士透露,这款芯片基于英伟达现有服务器级显卡RTX Pro 6000D架构开发,采用GDDR7显存技术,放弃高端HBM3e显存及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方案,借此大幅压缩成本。新芯片预计售价区间为6500至8000美元,量产时间定于2024年6月,7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第三代半导体双雄:GaN与SiC如何攻克吉瓦级供电难题

据美国纳微半导体官网及行业媒体报道(信息来源当地时间5月21日),功率半导体领域迎来重大技术突破。全球第三代半导体领军企业纳微半导体宣布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基于800V高压直流供电(HVDC)架构的AI数据中心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场景双驱动!纳芯微绝压传感器撬动千亿市场

在汽车智能化与工业自动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压力传感器成为核心组件。纳芯微电子近期发布的NSPAD1N系列超小体积绝压传感器,凭借其车规级性能与技术创新,为智能座舱、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品对比、应用场景等维度展开分析,解读其市场价值。

半导体产业升级战:三星电子新一代1c DRAM量产布局解析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三星电子日前披露了其第六代10纳米级DRAM(1c DRAM)的产能规划方案。根据产业研究机构TechInsights于2023年8月22日发布的行业简报,这家韩国科技巨头正在同步推进华城厂区和平泽P4基地的设备升级工作,预计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形成规模化量产能力。这项技术的突破不仅标志着存储芯片制程进入新纪元,更将直接影响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HBM4)的市场格局。

蓝牙信道探测技术落地:MOKO联手Nordic破解室内定位三大痛点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设备制造商MOKO SMART近期推出基于Nordic Semiconductor新一代nRF54L15 SoC的L03蓝牙6.0信标,标志着低功耗蓝牙(BLE)定位技术进入高精度、长续航的新阶段。该方案集成蓝牙信道探测(Channel Sounding)、多协议兼容性与超低功耗设计,覆盖室内外复杂场景,定位误差率较传统方案降低60%以上,同时续航能力突破10年,为智慧城市、工业4.0等场景提供基础设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