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发布首个单射频方案实现载波聚合的LTE平台

发布时间:2013-02-25 阅读量:67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Thor M7450是一个集成RAM的双片解决方案,使目标应用的尺寸变得更加紧凑。M7450设计采用28nm CMOS工艺,基于自Thor M7400开始引入的突破性架构,功耗处于市场领先水平。

昨日,全球领先的无线平台和半导体供应商,意法·爱立信在2013移动世界大会上发布Thor  M7450 LTE Advanced modem,该平台使用单射频方案便可支持载波聚合。M7450支持3GPP规定的所有相关频段标准,拥有10个灵活的射频端口能够在一个终端设备上支持17个或者更多频段。通过这款modem产品,意法·爱立信可大幅增加移动终端所支持的LTE频段数量,从而让终端设备制造商能够开发一款LTE产品就能满足全球LTE市场的需求,避免了开发过多同类产品的麻烦。

LTE和LTE Advanced技术的部署给终端设备厂商带来很多新的挑战。电信运营商要求终端设备支持更多的频段,用户期待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然而手机厂商又不能牺牲产品设计,为了保证布板面积不变,迫切需要功能更为强大的modem解决方案。

意法·爱立信高级副总裁Thor Modem解决方案负责人,Staffan Iveberg表示,“全世界对移动宽带接入技术的需求日益提高,高效处理数据业务,无论对消费者还是电信运营商来说,都是第一优先级。下一代modem产品需要集成广泛的频段支持,为电信运营商和市场提供更高的应用灵活性,而所有这些的前提是不能增加modem方案的尺寸。Thor M7450 LTE Advanced modem的推出,让意法·爱立信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很多电信运营商的LTE频段只有5MHz或10MHz的带宽,这不足以支撑数据达到100或150 Mbps的LTE Category 3或4的数据传输要求。载波聚合技术可整合两个不同频段的带宽,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Iveberg补充说,“通过研发Thor M7450,我们延续了我们在modem技术领域的创新,在提高数据下载速度的同时,而不会影响产品尺寸或者功耗。目前市场上没有第二个解决方案能够在如此小的封装内实现速度和能效俱佳的完整的LTE Advanced modem解决方案。”

Thor M7450是一个集成RAM的双片解决方案,使目标应用的尺寸变得更加紧凑。M7450设计采用28nm CMOS工艺,基于自Thor M7400开始引入的突破性架构,功耗处于市场领先水平。新产品支持3GPP Release 10版本,LTE Category 4下行速率达150Mbps,并且支持VoLTE。芯片组支持 LTE-FDD、LTE-TDD、HSPA+、GSM和TD-SCDMA,可满足LTE终端在全球广泛普及过程中对设计简洁、高性价比modem解决方案的需求。

Thor  modem解决方案

Thor modem解决方案整合市场领先的电信创新技术,以最低的功耗取得最快的数据传输速率。第一代产品Thor M7400目前已经可供客户开发他们的下一代终端设备。因为每代产品之间保持很高的兼容性,客户将能够快速推出基于Thor M7450的终端设备。

意法·爱立信所有的Thor modem都配备通信接口,可以很容易的与市场上任何一款应用处理器相集成,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手机平台。此外,还可用于各种数据设备,比如,PC无线上网模块、USB无线上网卡和移动热点。 
相关资讯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下)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上)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