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模块将取代手机自动对焦相机用的音圈马达

发布时间:2013-02-21 阅读量:243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摄像头模块是智能手机厚度的主要限制因素。现今大多数手机的自动对焦相机均采用用音圈马达方案。相较于MEMS方案,音圈马达在尺寸、效能和能耗等有着严苛限制。将制动器元件整合至一个单晶片上的MEMS方案在微型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自动对焦(AF)是数位相机(DSC)中常见功能,用来确保相机能精准地对拍摄物体对焦,拍出清晰锐利的照片。现今大多数手机的自动对焦相机均采用音圈马达(VCM)技术。然而,随着手机像机渐取代传统相机,消费者对画质及灵敏度的要求日益增加,加上行动设备的微型化, 音圈马达在尺寸、效能和能耗等方面面临更严苛的限制。所以许多新技术因而兴起,以满足市场在这方面的需求,其中微机电系统(MEMS)就是最领先的技术。

Tessera Technologies, Inc的全资子公司,DigitalOptics 公司,近日宣布推出用于智能手机的微机电系统(MEMS)自动对焦摄像头模块 mems|cam。mems|cam 模块具有 MEMS 技术的性能优势,它使智能手机摄像头的速度、功率和精度有了惊人的改进。DigitalOptics 展示出了 mems|cam 对焦速度的显著加快,同时功耗仅为传统音圈马达(VCM)自动对焦技术的 1%。 组件充分利用了大型晶圆代工厂半导体加工的优势,精度已达微米级,从而实现了更高的对焦准确性。

“作为一名在手机业里打拼了 30 年的资深人士,我看到了智能手机发展带来的巨大机会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成像的需求”,DigitalOptics 公司总裁 John Thode 说道,“DOC 的 mems|cam 模块将使智能手机 OEM 获得想要提供给消费者的与众不同的摄像头。”

mems|cam 模块满足了智能手机行业对更时尚的手机造型的渴望。摄像头模块是智能手机厚度的主要限制因素。DOC 的第一个 mems|cam 模块(800 万像素,1/3.2” 摄像头),采用引线接合(COB)工艺和倒装芯片封装。由于此模块的超低 z 轴高度仅为 5.1mm,这帮助设计者实现时尚外观的追求。

DOC 目前正在评估智能手机客户对 mems|cam 样品的初步需求。10,000 个 DOC8324 的标价为每模块 25.00 美元。

DigitalOptics mems|cam 模块首先瞄准的是在中国的智能手机 OEM。“中国的智能手机 OEM 推动着在外型、特性和摄像头功能方面的创新”,DigitalOptics 公司销售与市场推广部高级副总裁 Jim Chapman 提到,“这些 OEM 认识到,与现有的 VCM 摄像头模块相比,mems|cam 具有速度、功率和精度上的优势。”

“我们与 DigitalOptics 就 mems|cam 模块结成了战略关系,我们已意识到在手机上采用 mems|cam 模块的潜在优势”,中国领先的智能手机 OEM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元清说道,“由于与 DigitalOptics 的良好关系,我们对 mems|cam 解决方案很有兴趣。我们已经把 DOC 的视频与静态图像软件产品套件安装到了我们的 Ulike 2 智能手机上,其中包括非常流行的美肤工具。”DigitalOptics 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于巴塞罗那举办的 Pepcom MobileFocus 展会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示 Ulike 2。

DigitalOptics 已经开发出了尺寸纤薄,使用mems|cam一体化 (All-in-One) 模块的展示机。此一体化模块经过充分优化,集成了 OmniVision 8835 图像传感器和富士通半导体 Milbeaut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此次示范的西可通信(CK Telecom )智能手机,基于全新的 MediaTek 6589 四核应用处理器平台。DOC 计划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出这款手机。“我们与 DOC 就 mems|cam 一体化展示机紧密合作”,西可通信(CK Telecom ) 首席执行官何宁宁表示,“西可通信与 DOC 有长期合作关系,我们很重视 mems|cam 模块和 DOC 嵌入式成像处理应用套件与众不同的特色”。

“我们很高兴与 DigitalOptics 合作,在 mems|cam 一体化模块中集成了富士通半导体的 Milbeaut 图像信号处理器”,富士通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 Tom Miyake 表示,“富士通半导体的 Milbeaut系列是世界领先的图像信号处理器,能够生成质量优异的图像,同时还具有大量的先进功能,而 DOC 独特的知识产权 (IP) 核心,可使其中部分功能更为高效。”


相关资讯
台积电2nm制程产能大幅扩张 全球芯片巨头争相抢购

台积电2nm制程技术将按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阶段。由于苹果、AMD、英特尔等首批客户订单需求强劲,加上高通、联发科、英伟达等厂商后续跟进,台积电2nm产能供不应求。为此,台积电计划大幅提升产能,目标在2025年将月产能从今年底的4万片提升至10万片,增幅高达1.5倍。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