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推高32位MCU需求,新唐今年增长可期

发布时间:2013-01-24 阅读量:1553 来源: 发布人:

 

【导读】得益于全球电子产业三大设计趋势(智能化、触摸或手势控制和无线控制或通信)的推动,2013年对32位基于Cortex-M0内核的MCU的需求仍将维持增长态势。新唐科技(深圳公司)总经理罗至圣已重点规划进攻15大热点应用市场,对2013成长寄以厚望。

 2008年从台湾华邦电子分离出来的新唐科技(Nuvoton)凭借十多年在ARM7和ARM9内核MCU上积累的开发经验,这几年来一直在积极开发基于ARM Cortex-M0内核的32位MCU产品,特别是刚过去的2012年,基于M0内核开发的32位MCU型号最多,目前已发展出123个型号的Cortex-M0 MCU产品,产品线已发展得比较齐全。

芯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至圣自豪地说:“目前新唐在Cortex-M0 MCU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做到全球最大,2012年我们的Cortex-M0 MCU营收同比增长了1倍。虽然这一市场已有很多竞争对手,但在从8位和16位MCU转化成32位M0核的市场空间不小, 我们也将继续加大在M0内核的投入,我们从拿到M0内核到开发出第一颗32位MCU,开发周期只有短短6个月, 短短两年间开出123个型号, 我们的开发速度可想而知。”

新唐不仅在Cortex-M0 32位MCU市场份额上领先,而且已成为32位MCU价格标杆制定者。笔者曾一直认为,报价达到0.39美元一片的NXP 32位MCU LPC800系列是市场上价格最低的32位MCU,没想到芯唐总经理罗至圣一见面就颠覆了笔者的这一观念。他说:“新唐Mini51‘给力芯’系列32位MCU一年前就将价位门槛定到了0.42美元,海外MCU厂商如果做不到这一价位,就很难与我们在中国市场上竞争。”

得益于目前电子产业的三大设计趋势,即智能化、触摸或手势控制、无线控制或通信,罗总非常看好Cortex-M0 32位MCU今年的市场需求前景,并为新唐设立了较高的增长目标。不过,罗总也指出:“这一增长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是要看整体经济市场环境能否回暖。”

罗总明确表示,除了传统电脑市场比较少用到MCU以外,其它几乎所有的应用市场都有我们的产品,总体来说,我们的应用比较分散,从目前情况来看,最大的两块应用市场应该是触摸屏和工业控制。

展望2013年,罗总认为,今年的生意将主要来自以下15大热点应用市场,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仪器、智能医疗设备、物流控制(这些都需要无线通信功能)、智能手机坞座、Wi-Fi 数码相机、触摸控制、直流无刷马达控制模块、光纤通讯模块、汽车音响、工业控制、智能手机音箱、智能终端之间互联、手机或平板的外设、以及音频与音响的周边。

虽然ARM推出了功耗性能更好的Cortex-M0+内核,但罗总似乎不为所动,仍然强调2013年仍将继续基于Cortex-M0内核进行改进和完善工作。罗总说:“32位MCU的功耗不仅跟内核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还与其配套外设有关,单纯将M0内核换成M0+内核,其实对总体功耗的降低是有限的,我们接下来的方向还是继续基于M0内核开发新的高性价比系列32位MCU产品。如果客户特别关注低功耗性能,我们目前也有NANO低功耗系列32位MCU产品可以与对手的M0+ MCU进行竞争。”

新唐这几年在业内快速崛起的底气,除了其团队在华邦时代积累的ARM内核MCU开发经验和继承的6英寸晶圆厂以外,就是拥有紧贴市场需要的产品规划、高效的研发速度、具弹性的生产能力以及贴心的销售服务,这使得新唐有能力做出比竞争对手更好的Cortex-M0 MCU产品。例如,罗总说:“ARM Cortex-M0内核本身最快只能跑到50MHz,但我们自主开发的新工艺,可以使得Cortex-M0内核跑到72MHz,这使得我们可以做出比竞争对手性能更好的Cortex-M0 MCU产品。”

除了自身挖潜以外,新唐对发展自己的产业链生态系统也相当重视,因为受到更短产品寿命周期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客户不再有耐心自己开发产品,而是期望供应商能够直接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从而可尽可能地压缩产品开发周期。

罗总表示:“新唐目前已经与超过20家IDH伙伴一起合作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解决方案,以满足各个应用市场的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在规划进入更具挑战性的市场如汽车电子相关领域,我们正在评估这类市场,也希望在可见的未来能提供这些领域更优越的 MCU产品。”

此外,新唐也积极与全球各大分销商以及技术合作伙伴联手,共同拓展市场。

新唐这些年能够执32位MCU牛耳的关键成功策略可以总结为二点:一是专注走中高端市场路线,二是走32位通用市场路线。台湾其它的MCU供应商基本上走的都是中低端路线和专用市场路线,如小家电。

不过,罗总补充道:“虽然我们大部分MCU产品还是坚持走通用应用市场路线,但这两年在一些应用明确、批量较大的市场,为了配合客户进一步缩减成本的需求,也会积极配合开发一些专用MCU芯片。”

除了MCU产品线,新唐从华邦电子继承下来的另一大产品线是音频芯片。音频芯片二十年来是新唐出货量最大的产品,罗总骄傲地说:“几乎所有你能想象到有声音的应用市场都有新唐的音频芯片在内。目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玩具语音应用产品采用了我们的音频芯片,更多的产品应用如智能语音提示、工业用语音模块、车载语音、音响类应用等。我们也积极往语音识别和控制应用开发,与国内外顶尖的技术伙伴合作,实现了令人惊艳的产品。”

展望2013年, 新唐科技绝对是电子业界值得给予更多关注的超新星。

推荐阅读:
1、新唐推出仅0.2美金的无滤波器3.2瓦D类音频放大器
2、新唐推出低功耗、高集成的单芯片ChipCorder
3、新唐发布第三代Adobe FlashLite平台系统整合芯片
4、新唐科技推出内嵌CAN总线32位的高集成度微控制器

相关资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体积缩小37.7%!看LM-R2S系列如何重塑工业电源格局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存储器市场回暖驱动威刚科技2025年第一季业绩显著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全大核架构革新旗舰体验 天玑9400e芯片深度解析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韩国半导体出口突破116亿美元:存储芯片涨价与HBM需求推高增长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