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1-16 阅读量:75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Intel手机2013大有所为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确是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稳步前进的Intel。去年的CES,Intel携手联想为我们带来了全球首款采用Intel X86架构处理器智能手机——联想乐Phone K800。时隔一年,Intel再次携手联想,正式我们我们带来了Clover Trail+ 家族采用了双核四线程Atom Z2580处理器的联想K900。
联想K900
K800采用了5.5英寸1080p分辨率IPS屏幕,机身厚度仅为6.9毫米,全金属打造的机身看上去霸气十足。搭载了Intel最新双核四线程处理器,2GB RAM,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这些硬件都达到了目前顶级智能手机的水平。如果说之前Intle手机一直在市场中低调地存在的话,那么K900的发布,则让Intel处理器智能手机登上了智能手机最高的舞台。
lntel双核处理器更强大!
本次CES大展,Intel为我们带来了拥有更强性能的处理器——Atom Z2580,这枚芯片主频达到了2GHz,采用双核支持四线程,属于Clover Trail+家族。在速度上比Clover Trail更快,而功耗方面更低。
演进过程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Atom Z2580芯片将核心主频提升到2GHz,GPU方面使用了多核PowerVR SGX544MP芯片。从此前曝光的一些跑分数据我们了解到其性能表现已经超过了ARM架构的APQ8064四核芯片,而GPU方面的表现也超过了目前数一数二的Adreno320,让手机在3D图形表现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联想K900
联想K900 AnTuTu跑分27154
X86架构更强的芯片来了!由于采用了更高的工艺制程,所以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前提下,功耗却并未上升,这也曾为Intel和其他芯片打拼的法宝之一。
不过相比其他芯片厂商,Intel似乎要低调很多,因为我们在CES上几乎没有获得官方对于新芯片性能表现的描述。但从此前曝光的信息以及联想K900来说,这就让我们对其充满了期待。
组合出击 抢占市场
2012年智能手机高速普及,不过Intel的发展速度却慢了一些。
年初发布的联想乐Phone K800采用1.6GHz单核芯片,虽然其性能达到了一些主流双核手机的表现,但在下半年ARM架构四核纷纷登场后,Intel智能手机的锋芒完全被掩盖。在Q4推出搭载Atom Z2480主频为2GHz的摩托罗拉MT788后,由于定价合理,Intel手机似乎有回到了我们关注的视野中,获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
摩托罗拉MT788
此次CES我们看到Intel除了发布了Clover Trai+家族的双核Atom Z2580芯片,主打高端机型外。还推出了更低的入门级的1.2GHz主频的Atom Z2420芯片。超线程技术,睿频技术的引入,能够按需提供性能,提高能耗比和平台性能,真正达到一种平衡。
Intel单核1.2GHz超线程 Atom Z2420发布
这样Intel芯片产品就覆盖了高、中、低三个层次,如此组合也让Intel在2013年的前景被看好。
联合更多厂商发力2013
2012年,共有7款Intel智能手机在全球上市。这些产品中中国用户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年初发布的联想乐Phone K800,年末上市的摩托罗拉MT788,这都是在中国销售不错的产品。但和其高通、英伟达这样的芯片厂商一年会有上百款产品上市,与几十个品牌厂商合作相比,Intel智能手机在2012年的步子迈得太小了。
目前已经上市的Intel智能手机
当然,X86架构芯片进入手机需要一个过程,这其中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此看来看过去一年Intel似乎也已经找到了一些门路。
今年的明星联想K900
凭借着工艺上的积累,相信你在2013年会有更多的Intel智能手机上市,Intel智能手机也将成为一股强劲势力,为我们购买手机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当前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较大投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决策,谨慎参与交易。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快递驿站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面对日益增长的包裹处理压力,传统人工登记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操作要求。而搭载智能扫码技术的PDA手持终端,正成为快递驿站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出入库效率的核心工具。
RTX 5090显卡突发电容爆炸,现场如同小型爆破,火花四溅、浓烟弥漫,甚至将坚固的金属散热鳍片直接炸至弯曲
本文将深入解析MOS管的作用原理、分类、核心特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场景。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重塑产品的核心逻辑与用户体验。作为百度旗下知识内容与云存储领域的两大核心产品,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从AI技术重构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这两大产品如何突破传统功能边界,构建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新业务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