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保守派LED产业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3-01-6 阅读量:57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经济定论推算出,政府太过力推导的行业往往发展过快,与市场脱节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才导致了繁华与见底并存。展望2013,是否依然还有政府大刀阔斧的支持?LED企业到底还有哪些期待?LED行业有将面临着怎么样的局面?
 
2011年尾,很多人抱着美好的期待,希望在2012年里能大展拳脚,好好在LED行业中狠狠的赚上一笔,然而很多人的这一梦想如同泡沫破碎般,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衔接点上,消散得无影无踪。寒风将冬天带到了世界,末日并没有来临,但是LED行业却在这个时候频频的向从业者瓢泼冷水,让人忍不住再度伤感几分。
 
回顾这个精彩的2012年,百感交集,年初德士达老板跑路,年尾大眼界欠款关门,专利战此起彼伏,行业标准层出不尽,人才挖角屡见不鲜,员工跳槽应接不暇,价格跌跌不休,市场冰障不破,上市潮涨,订单低落,……行业充满了悲怆,但是也有些许希望让大家看到了未来的光明,政府招标如火如荼,禁白补贴大步迈进,上游技术国产化突破,下游管道猛烈进展……
 
行业中闹剧丛生,数不清的“罗生门”,多少人骑着过山车跌宕起伏,多少人在贯穿12个月份的“精彩”中迷失自我,只是,到底谁是谁非,到底如何解脱,至今还是没有个定论。或者大家都没有错,鸟为食亡,更何况人呢?谁没有个发财梦?或许,这个时候的寒冷来得正是时候,让人清醒的认识到再美满的梦想也要经过时间的洗礼,但是如果心态好,现实也不至于太过残忍。
 
中国政府的大力引导下,业者对LED行业前景过于乐观,导致LED行业在2102年掀起了投资热的最高潮。但是经济定论推算出,政府太过力推导的行业往往发展过快,与市场脱节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才导致了繁华与见底并存。展望2013,是否依然还有政府大刀阔斧的支持?LED企业到底还有哪些期待?LED行业有将面临着怎么样的局面?
 
一、火上浇油的投资热。2013年依旧将有大量资金涌入到LED行业当中来,尤其是大型公司转行投进LED产业当中。此外2012年LED公司IPO形成的“堰塞湖”现象有望在2013年得到缓解,会新增一批LED上市公司;
 
二、吹气球的产能暴增。由于已经上市的LED公司会进一步加大产能投入以及大量资本流入LED行业中,2013年中国大陆LED产能可能持续暴涨,尤其是LED照明领域在受市场前景的诱导下,产能会迎来新的高点;
 
三、保守派的国内市场。就两部分来说,LED显示幕领域的发展已经遇见了“天花板”,洗牌困扰下,显示幕市场由几家比较大型的LED显示幕企业瓜分;LED照明方面,虽然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援LED产业发展,管道建设将成为众多企业竞争的关键,受制于成本下降难度和市场难以起量的相互影响,产品价格还没有达到市场需要的程度,所以中国大陆市场上2013年不太乐观;
 
四、更严峻的国际市场。由于美元对人民币持续贬值,导致中国造LED产品的唯一优势价格优势也在不断削弱;相比之下欧洲市场随着欧债危机的缓解和LED概念成熟而开始起量,但是由于日韩LED市场相对饱和,包括三星、LG、松下、索尼、东芝等众多日韩系品牌开始加码攻强欧洲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欧洲市场硝烟将在飞利浦、欧司朗等欧洲本土品牌与日韩系品牌之间燃起,而缺乏技术优势的中国品牌仅凭价格优势难以有所作为;
 
五、继续纠结行业标准。目前中国市场涌现很多LED行业标准,但是LED市场依旧是鱼目混珠。随着LED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行业标准也会随之改变,LED行业标准并非一蹴而就,但是要与时俱进。 所以随着2013年LED某些技术方面的进步,行业标准将继续处在争论的漩涡当中;
 
六、雪上加霜的倒闭潮。由于大量资本进入LED行业,加上众多政府政绩LED工程成为“烂尾”给企业增加压迫感,而市场方面得不到较大的开放,企业势必在行销方面大乱战,应收账款加大,货款周期延长,公关费用增加等等成为企业新一轮大负担,进而导致多家公司在劫难逃 “LED行业惯性”。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出台的宏观调控基本出台,中国LED产业随着上游端技术的国产化,有望导致LED端成本降低,借此契机2013年LED市场扩充的速度较之2012年应该有所加快。但是技术依旧是考验各大企业的绊脚石。不过LED产品在细分应用领域应该更为明显,产品将根据实际应用的场所设置性能,减少不比必要的成本浪费。
 
相关资讯
NSD3602-Q1:国产车规半桥驱动芯片如何破解车身控制EMC困局?

随着汽车电子化与智能化进程加速,车身控制模块对多电机驱动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纳芯微电子推出的NSD3602-Q1双通道半桥栅极驱动芯片,以其高集成度、低EMI特性及全面的诊断功能,成为车身域控架构中的关键器件。本文从技术优势、竞争对比、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创新价值。

2025边缘AI爆发:存算一体与异构计算重塑行业格局

2025年被视为边缘生成式AI(Edge Generative AI)的应用元年,其核心特征是将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能力从云端下沉至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工业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据Gartner预测,到2026年,全球50%的边缘部署将集成AI能力,而80%的企业将采用生成式AI技术。这一趋势的背后,是行业对实时性、数据隐私和能效需求的迫切响应。例如,医疗设备需在本地处理敏感健康数据以避免云端传输风险,而自动驾驶系统依赖边缘计算的毫秒级决策能力。英特尔与百度等企业已通过联合实验室推动5G+AI边缘计算技术的研发,加速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场景的落地。

能效提升35%:揭秘下一代GPU如何统一图形与AI计算架构

"边缘设备对实时AI处理与高性能图形的需求正在重塑半导体行业格局。"(引自IDC研究总监Phil Solis)。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近日推出的E-Series GPU IP,通过架构级创新实现了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协同加速,其200 TOPS的INT8算力与35%的能效提升,为智能汽车、工业物联网及移动设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关税风险叠加需求激增,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2025年4月,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剧烈波动。据市场调研机构DRAMeXchange数据显示,用于个人电脑的通用DRAM DDR4 8Gb产品固定交易价格较3月飙升22.22%,达到1.65美元;128Gb MLC NAND闪存价格亦上涨11.06%至2.79美元。这一轮价格异动不仅反映供需失衡,更与国际贸易政策、技术升级及产业周期深度交织。

DigiKey Standard工具生态发布 重新定义电子工程研发效率

DigiKey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企业,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宣布扩充其自有品牌产品线DigiKey Standard,该系列聚焦工程师日常研发与制造场景,提供从原型设计到量产的全流程工具支持。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DigiKey从传统分销商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深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