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ex-M0微控制器的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2-12-30 阅读量:94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便携式媒体播放器和移动手持终端等大容量、高可视性产品的应用中,触摸式按键作为一种接口技术已被广泛采用。由于具有方便易用,时尚和低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开始从传统的机械按键转向触摸式按键。Cortex-M0微控制器的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也成为大家的选择。

Cortex-M0微控制器的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解决方案,时采用LPC1100的GPIO口和两个内部定时器,即可实现多达24个独立按键或滑条式电容触摸按键的应用。本方案采用外围RC电路加软件检测技术,集成FIR滤波算法,拥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可通过EFT(脉冲群抗干扰度测试)4KV的指标,非常适合由交流电驱动的电子设备。

方案展示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的基本原理如图1 所示,当人体(手指)接触金属感应片的时候,由于人体相当于一个接大地的电容,因此会在感应片和大地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感应电容量通常有几pF到几十pF。利用这个最基本的原理,在外部搭建相关电路,就可以根据这个电容量的变化,检测是否有人体接触金属感应片。

1

图1 电容式触摸感应原理


基于LPC1100系列Cortex-M0微控制器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原理如图2 所示,利用LPC1100的GPIO中断功能加上内部定时器,可很方便的测量外部电容量变化。处理流程如下:

• 初始化KEY n为GPIO口,必须关闭内部上拉功能,配置为既不上拉也不下拉的模式;
• 使能并配置KEY n的高电平中断;
• 将KEY n设置为输出,并输出低电平,此时电容放电;
• 开启定时器,将KEY n配置为输入,并开启高电平中断,此时电容开始充电,在KEY n的中断服务函数中读取定时器的时间;
• 根据这个充电时间的变化量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有按键按下。  

2

 图2 基于LPC1100触摸按键原理


RC电路充放电在有无人体触摸时的充放电波形图如图3所示。当使用GPIO配置为输入时电容Cx充电,如果没有人体触摸的时候电容的充放电曲线如图3绿线所示;当有人体触摸的时候,由于人体带来一个感应电容量,这时电容充放电速度变缓,如图3红线所示。利用这个时间的变化,再加GPIO中断的检测功能,就可以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

3
图3 有无人体触摸时的RC电路充放电示意图

应用场合

电容触摸感应式按键具有不怕磨损、不受温湿度影响、防水保护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VCD、DVD、电磁炉、油烟机、热水器、洗衣机、微波炉、咖啡机、电冰箱、MP3、MP4、DPF数码相框和CAR DVD等。
相关资讯
突破体积限制!Nexperia推出车规级CFP15B封装双极性晶体管

在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电子系统对功率器件的空间利用率和热管理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Nexperia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脉搏,正式推出采用创新铜夹片封装技术的MJPE系列双极性晶体管。这12款突破性产品标志着高功率密度与强健可靠性的完美融合,为工程师提供前所未有的设计自由度。

美调整AI芯片对华出口规则,英伟达AMD部分产品获放行,供应链迎利好

据最新市场消息与厂商证实,美国商务部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芯片对华出口管制政策上进行了审慎调整。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与超威半导体(AMD)均已获得美方新的授权许可,允许其向中国大陆市场恢复特定型号AI芯片的销售,其中包括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以及AMD的部分产品线(如被广泛关注的MI 308系列)。

台积电嘉义封测厂安全事故频发 累计2死2伤 工程遭勒令停工

近日,台积电位于嘉义科学园区的CoWoS先进封测厂再度发生安全事故,引发业界关注。据台媒报道,7月20日,该厂区内一辆载重约50吨的施工板车突然翻车,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然而,这已是该工地近两个月内发生的第四起重大安全事故,累计已导致2人死亡、2人重伤。

江波龙:AI驱动存储升级,DDR5与eSSD需求激增

2025年7月18日,江波龙发布公告,回应市场关注问题,并指出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自2025年3月底开始逐步回暖。公司表示,随着主要存储晶圆厂商实施新一轮减产或控产计划,市场供需关系改善,存储产品价格在2025年第一季度后半期呈现上涨趋势。同时,下游客户经历三个季度的库存消化后,需求迎来实质性增长。行业分析机构预测,第三季度服务器、手机等领域的存储产品价格仍具备上行空间。

三星加速美国泰勒工厂建设,瞄准芯片法案补贴与2nm技术突破

近日,三星电子正加速推进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芯片工厂的建设进程。据外媒报道,三星已调派大量芯片制造领域的专业工程师前往该工厂,以加快设备安装与生产线调试。此举不仅是为了满足潜在美国客户的订单需求,更是为了确保工厂能在规定期限内投产,从而获得美国《芯片法案》的巨额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