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风潮”看高通放下身段在中国的赌注

发布时间:2012-12-27 阅读量:60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从“小米风潮”被掀起的那一刻起,一枚低调的智能手机芯片从此不再是隐形的冠军。从小米开始,联想在今年初的智能电视中也嵌入了高通新一代处理器。高通在中国,又何止一盘赌注如此简单?

在粉丝簇拥的798工厂,容易被记住的是“雷布斯”的范儿,但是,这并不影响同样两次高调出席小米发布会的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王翔的心情,因为,在某一个刹那,粉丝狂热的欢呼声,是留给全球首发的高通APQ 8064四核1.5G的。“说是赌注也没有错”,王翔称。

确实,一年多前,谁认识小米?不过,高通在中国,又何止一盘赌注如此简单?

2011年高通来自中国营收占比达到32%,特别是,过去三年,高通在中国的营收明显提升,2009、2010年占比分别为23%和29%。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和生产国”。毫不例外,在一条由运营商、终端厂商和芯片制造商共同孵化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中,谁都试图分享最大一杯羹。只不过,运营商更像是受困于转型的庞然大物,中国智能终端厂商虽然粉墨登场好不热闹,却暂时也不能攫取利润高点,除了苹果,还有一家以“无晶圆厂(fabless)+专利授权”模式赚取高额利润的公司,正是高通。

多年前,高通创始人、“CDMA之父”埃尔文·雅克布(IrwinJacobs)历经艰辛,将CDMA技术和专利授权像树苗一样“种植”在各国各地,到如今3G和智能化时代降临,便是轻松“摘桃”的时刻了。

尽管高通没有媲美于英特尔在PC界的品牌,但是,在移动终端产业,无论从技术或商业模式,高通都可谓让围观者“羡慕嫉妒恨”。

在2009至2010财年之间,高通营收在110亿美元左右波动,到2011财年(高通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截至当年9月30日),营收大幅增长36.1%,跃为150亿美元,同时净利润增长31.2%,而且,2012财年营收数据预测中,此趋势并未减缓。

有意思的是,一些试图摆脱“专利魔爪”的公司们,却又扮演着为此开路的角色。这必定是一种高门槛的技术,还被赋予独特的商业模式。确保它是长期无懈可击的,这似乎才是留给高通的课题。

放下身段

“以前,我还没有见过这种开放式的研发模式”,王翔回忆起与小米的合作时称,那时候,小米并没有开发手机,却能让粉丝投票迭代更新MIUI系统,形成一种调动互联网力量的独特模式,诸如此类的创新能力,让他感觉,小米与高通颇为“惺惺相惜”。

当然,选择在中国、在小米2代中首发四核高通芯片,不仅仅因为小米研发团队的周光平博士是原来王翔在摩托罗拉的同事如此简单。
 
市场研究公司Flurry的数据显示,中国对于Android和iOS智能手机的需求量已位列全球第一,2011年增速达到了401%。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7月国产手机新品上市311款,占上市新品总量96.3%;智能手机出货量3182.6万部,占手机总出货量的82.1%。

如此迅猛发展的智能终端市场,已足以让高通下注。

“移动互联是本能的需求,把性价比做好了,市场就被激活了”,王翔也说道,中国的企业今非昔比了。其实,小米并不是高通全球首发智能芯片的唯一一家,联想在今年初的智能电视中也嵌入了高通新一代处理器。

不过,在中国,只聚焦高端市场是远远不够的,高通的野心也不仅于此。从5月以来,高通已连续在各大城市布道新平台QRD(Qualcomm Reference Design),瞄准千元手机市场。过去,高性价比的中低端市场,一度是“山寨教父”联发科在2G时代的领地,如今,高通已经放下“身段”积极参与其中。

这是一套类似于联发科“交钥匙”的平台方案,由高通提供参考设计,厂商不需要过多考虑芯片和硬件问题,只需要在平台上随需改变配置,以此减少工程师投入成本,缩短上市时间。

“国内很多企业并不一定拥有中兴、华为、宇龙酷派和联想一样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资源,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投入更少的解决方案”,王翔直言。

PK的最大利器

尽管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高通增长的关键引擎之一,但这不过是一个引爆点。高通的营收数据中,CDMA技术部门与技术授权部门两者合计贡献营收95%以上,而且,专利授权部门在2011年贡献了近70%税前利润,无疑证明,这家公司的真正成功在于技术和专利授权的商业模式。

从1999年国际电信联盟选择CDMA2000 1x和WCDMA作为3G标准之后,高通并没有进一步多元化,而是将手机业务卖给京瓷,将基站业务卖给爱立信,只留下核心的芯片研发和专利授权。

如此减法,让高通尤为专注,也在某种程度上避开了原始设备厂商(OEM)和操作系统(OS)的竞争。

不过,“无晶圆厂+专利授权”的模式并不是无懈可击。在2012年第三季营收表现并未达到46.77亿美元预期。美国证券分析机构Charter Equity RESearch分析师认为,这主要缘于高通芯片出货量增长放缓所致。在第三财季发布后,高通还调低了对第四财季的营收预期。这种下调,被很多分析师解读为产能不足,因为在第二财季也曾因台积电28nm产能限制导致财报低于预期。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曾谈道,未来在移动芯片市场与高通PK的最大利器,就是英特尔的全球上量和制造能力。

对此,王翔则并不认同,“fabless模式能让我们与合作伙伴专注于各自最擅长的部分,而不只是局限于一家”。

Gartner半导体研究总监盛陵海称,未来移动芯片市场的大战将是一场由英特尔与高通、三星和NVIDIA(英伟达)等所在ARM阵营的交战,这将与PC时代的格局完全不同。

在尚未决出胜负的战场,对于高通的长期风险,i美股投资研报还对专利问题和芯片业务的竞争提出了几点担心:比如,3G与LTE的演进周期加速,导致3G专利授权货币化规模变小和周期缩短,可能对高通LTE及后一代通讯标准专利布局不利;另外,三星为高通的大客户,两者竞争具有一定风险,同时,在中国进入中低端市场,在成本服务上面临联发科等压力,也可能带来毛利及运营利率的下滑。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