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充氦硬盘将拿下企业硬盘领域中头把交椅

发布时间:2012-12-24 阅读量:68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据IHS iSuppli公司的存储市场简报,西部数据把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收归旗下之后,将于2013年下半年推出效率更高的创新性充氦硬盘(HDD),届时该产品可能推动西部数据一举拿下企业硬盘领域中的头把交椅。

作为企业硬盘市场中的“千年老二”,西部数据/日立环球存储科技2012年第三季度排名继续保持第二。西部数据的出货量份额为45%,低于希捷的48%。西部数据辛苦耕耘企业市场,最近几个季度帮助其稳步提升市场份额。与消费市场相比,企业市场对于硬盘的性能有更高要求。在消费市场,西部数据处于优势地位。

第三季度西部数据的企业硬盘市场份额高于第二季度时的44%,如图1所示。西部数据的份额进一步逼近希捷。2012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希捷的市场份额均保持不变。
 

全球企业也硬盘市场份额

图1:全球企业硬盘市场份额 (出货量所占百分比) 
 

但是,在充氦硬盘进入市场之后,企业硬盘市场的厂商排名可能发生变化。根据西部数据的路线图,充氦硬盘预计在2013年第四季度上市。该产品由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2012年9月首先发布,距离其被西部数据收购五个月之后。充氦硬盘可能把西部数据送上企业硬盘市场的榜首位置,取代希捷。

西部数据表示,充氦硬盘可以降低功耗20%以上。功耗是企业硬盘用户所重视的问题之一。此外,在不增加盘片密度或硬盘厚度的情况下,充氦硬盘可以把容量提高25-50%。目前采用垂直磁性记录技术的硬盘的最大容量可以达到4TB,而充氦硬盘的容量最高可达5甚至6TB。通过缩小盘片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把目前硬盘的厚度降低30%左右。

带来这些好处的神奇元素是氦,它比空气轻,分子量较小。由于化学性质不活跃且密度较小,因此一般认为氦可以提高硬盘寻道臂的速度,通过加快硬盘旋转速度来提高硬盘性能,同时可以消除噪音、振动和混乱(turbulence)等机械问题。氦的导热性优于空气,因此也可以使盘片表面的温度更加均匀以提高质量,并可以保护硬盘磁头及磁盘的涂层,从而延长硬盘的寿命。

这些特性使得充氦硬盘特别适合企业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等需要大量存储的系统。IHS iSuppli公司认为,西部数据可能向这些目标市场销售一款5TB的充氦硬盘。

希捷和东芝等其它硬盘厂商也可能开发自己的新技术来与充氦硬盘竞争。但是,技术难题和专利问题可能拖延西部数据的对手开发竞争产品的速度。在西部数据收购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之后,东芝成为第三家仅存的硬盘厂商。

由于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大规模生产可能遇到成本障碍。但随着主要硬盘与部件厂商不断参与进来,成本可能会逐步下降。

在采用热辅助磁记录等下一代技术的产品出现之前,预计充氦硬盘将通过提高硬盘容量给硬盘产业创造新的机会。预测显示,2016年充氦硬盘市场出货量将超过1亿个,而2012年几乎是零。如果能解决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其出货量增长会更快。

相关资讯
HBM4制程技术竞赛白热化 三星重注1c工艺布局高端存储市场

在全球高端存储芯片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HBM4技术研发已成为DRAM三巨头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三星电子近期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显示,该公司正通过大规模技术投资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力图在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国产高精度运放崛起:解析RS8531/2如何攻克微弱信号处理难题

随着工业4.0和智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运放)作为信号链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精密测量系统的可靠性。2025年,润石科技推出的RS8531/2系列超低噪声、零漂移运放,以0.15μVpp的1/f噪声和1.2μV失调电压的突破性参数,展现了国产半导体企业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该产品不仅对标国际大厂同类器件,更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超越,成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优选方案。

苹果折叠屏手机+AR眼镜双线出击:2026产品矩阵首曝光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苹果公司近日被曝出正在加速推进其首款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进程。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在2026年底推出代号N401的智能眼镜产品,该设备将集成摄像头阵列、定向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系统,通过深度融合环境感知与AI运算能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汽车智能化催生高可靠性供电需求,豪威推出四通道高边开关芯片

2024年5月23日,豪威集团(OmniVision)宣布推出车规级智能高边开关芯片ONXQ000系列,计划于2025年6月投入量产。该产品针对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与数字座舱中的供电痛点,通过四通道集成设计、ASIL-B功能安全认证及创新负压保护技术,为域控制器供电方案提供更高安全性与灵活性。

半导体巨头组织重构引发产业格局猜想:三星代工业务分拆可行性分析

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媒体5月22日报道,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 Division)正面临战略性抉择。继三星生物制剂拆分CDMO业务后,市场对三星晶圆代工业务独立运营的预期显著升温。当前决策的核心矛盾源于客户企业对"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模式的信任危机,以及该部门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