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im推出双极性、超摆幅ADC,内部基准可节省至少88%的电路板空间

发布时间:2012-12-14 阅读量:82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推出业内尺寸最小的双极性±5V、16位模数转换器(ADC) MAX11166和MAX11167,现已开始供货,是仅有的内置带缓冲基准的12引脚、16位双极性ADC,与竞争方案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并可节省至少88%的电路板空间。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推出业内尺寸最小的双极性±5V、16位模数转换器(ADC) MAX11166和MAX11167,现已开始供货。MAX11166和MAX11167采用微型9mm2封装,是仅有的内置带缓冲基准的12引脚、16位双极性ADC,与竞争方案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并可节省至少88%的电路板空间。该系列高度集成ADC采用超摆幅(Beyond-the-Rails)技术,在正5V单电源供电条件下能够处理±5V输入信号,无需额外的负电源,有效简化系统设计。19.5mW (500ksps采样速率)、1μA 关断电流的低功耗设计,使得该系列ADC非常适合高精度测量数据采集系统(DAS)、工业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医疗设备和自动测试设备(ATE)。


 
图 MAX11166和MAX11167

MAX11166和MAX11167通过SPI兼容串口以2.5V、3V、3.3V或5V逻辑电压进行通信,采样速率分别为500ksps和250ksps。可通过串口将多个ADC菊链连接,用于多通道同时采样;此外器件还提供转换完成信号指示,简化系统同步和定时。Maxim专有的输入电荷泵架构允许对高阻输入源直接采样,从而在一些应用中省去了驱动ADC输入所需的外部模拟缓冲器。

主要优势

高集成度:业内封装尺寸最小(9mm2)的16位ADC,内置带缓冲的基准,通过超摆幅技术能够实现真正的地电位以上及以下的±5V双极性测量

优异的模拟性能:92.6dB SNR支持较宽的动态范围、具有业内最佳的线性度指标(±0.5 LSB INL、±0.2 LSB DNL,典型值),能够以竞争方案一半的功耗实现高精度测量

设计简便:内部带缓冲的高精度电压基准和高阻抗输入可降低功耗、节省空间

业界评价

Maxim Integrated负责ADC产品线的执行总监Martin Mason表示:“Maxim是唯一一家在微型16位双极性ADC中集成基准的公司,在微型封装内集成基准并提供双极性输入能够为工程师降低功耗、节省空间及成本”。

Databeans研究总监Susie Inouye表示:“过去,工程师必须借助外部电路以实现真正的双极性信号测量。MAX11166和MAX11167系列器件能够兼具小尺寸与宽输入范围特性,内部基准可使工程师有效简化设计”。

供货、温度及价格信息


可靠的12引脚封装(3mm x 3mm TDFN),支持±5V输入以及250ksps和500ksps采样率

-40°C至+85°C工作温度范围


具有18位扩展分辨率版本的器件将于2013年上半年发布。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