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4G平台明年蓄势待发 激烈PK高通四核

发布时间:2012-12-14 阅读量:6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曾经的落后者联发科,在智能机领域的步伐越来越快。2012年上半年,联发科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应用处理器业务暴增13倍,市场占有率排名上升至第三位,仅次于高通和三星,今年7月大陆芯片出货量超过高通。在3G上被高通掐住脖子后,联发科急切希望4G时代快点到来。

曾经的落后者联发科,在智能机领域的步伐越来越快。

“我们所面对的竞争局面一直很激烈,所以今年一口气推出了4款芯片,使用MT6589的手机下周就能在市场上见到。”联发科中国区总经理吕向正表示,虽然起步比主流厂商晚了一年,但以芯片出货量来说,目前联发科已经超过了高通。

DIGITIMES表示,2012年上半年,联发科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应用处理器业务较去年同期暴增13倍,市场占有率排名上升至第三位,仅次于高通和三星,今年7月大陆芯片出货量超过高通。“两者在四核市场上将会正面进行交锋,但随着英特尔、NVIDIA、博通、展讯及海思等芯片厂大举抢滩,手机厂商也拥有更多的芯片搭配选择,这意味着以高通和联发科为主导的智能手机市场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PK。” DIGITIMES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就在联发科宣布推出四核芯片的前一周,高通为旗下Snapdragon S4行动芯片系列增加两款四核芯片。

在智能手机市场上,高通一直是联发科的死对头。

去年年底,高通推出QRD解决方案(Qualcomm Reference Design,高通参考设计),被业内认为是在有意“复制”联发科在中低端市场的做法。

然而,联发科在追赶上也毫不手软。

从今年3月份发布了第三代智能手机芯片MT6575后,联发科将市场目标瞄准千元智能机,帮助中低端智能机终端厂商实现“软有Android、硬有联发科”的快速规模生产模式,包括华为、中兴、联想在内的众多厂商。

“过去在联发科新款芯片上市后,高通立即参考联发科新产品的定价,将旧有几款与联发科新产品相似的芯片进行降价,借此蚕食联发科的占有率。而现在联发科也采取了降价措施,降价产品主要以目前销售的主力产品双核MT 6577和单核MT 6575为主,降幅在5%到9%左右。”业内分析师表示。

DIGITIMES分析,联发科年内不断发力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上明年芯片大军将会迎来一场硬战。
 

“目前联发科并没有八核的生产计划,推出四核是为了提高上网速度和观看影片的效果。”吕向正对记者表示,明年联发科主要在4G和TD产品上会有更大的动作,预计明年下半年会推出首款产品。

而早在今年7月份,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就亲自前往日本,与日本最大电信营运商NTTDoCoMo签订4G的长期演进技术(LTE)授权协议。有业内人士分析,联发科与NTTDoCoMo一起在日本进行LTE互通测试,合作成果可能扩大至全球市场,此举是为了摆脱高通在3G产品上的束缚。

据了解,根据此前联发科和高通的专利协议规定,联发科每出货一颗3G芯片,高通将可抽取6%的权利金,联发科的供货客户须事先获得高通授权并交纳400~500美元的授权费,专利就此成为联发科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3G上被高通掐住脖子后,联发科急切希望4G时代快点到来。”业内人士分析。

虽然并没有透露技术授权金等细节,但蔡明介表示,与NTTDoCoMo合作,在LTE取得技术授权,未来芯片的出货对象并不限于日本市场或NTTDoCoMo,而是着眼于全球市场。这项协议将是双方策略性合作的第一阶段,希望双方能成为长期策略合作伙伴,持续在市场、技术和互通性测试等方面合作交流。

“4G与四核处理器已成为联发科明年扩增营收及客户的布局重点。”吕向东说,过去功能机时代使用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六成出口国外,目前智能机只有一成,我们希望并相信未来这个数字会有更大的增长。
相关资讯
500Wh/kg凝聚态电池破局航空电动化,宁德时代试飞4吨级验证机

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CATL)近期在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及市场拓展方面动作频频,展现出强劲的产业主导力。从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时间表到凝聚态电池的航空级应用,从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到欧洲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宁德时代正以技术创新与资本布局双轮驱动,重塑全球能源产业格局。

26米长距传输+全产业链国产化,豪威发布车规级SerDes芯片组

2025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豪威集团(OmniVision)正式发布OTX9211/OTX9342车载SerDes芯片组。作为国内首款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2Gbps高速视频传输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车企及Tier1供应商认证,预计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座舱及ADAS系统的视频传输场景。

电感龙头顺络电子:汽车电子与AI服务器双轮驱动,一季度净利增37%

作为全球电感行业前三强企业,顺络电子(002138.SZ)近年来通过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实现业绩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与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顺络电子正以技术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巩固其全球电子元器件龙头地位。

RISC-V+AI双引擎驱动,北京君正加速布局智能终端市场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周期性低谷,2025年被视为市场复苏的关键拐点。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凭借其“计算+存储+模拟”的技术战略,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穿戴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本文将从技术突破、产品布局、市场表现及未来战略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君正在行业复苏期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