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5 阅读量:70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伴随LED光效的提升及各项光电参数的改善,加之LED 照明生产企业对LED 发光特性的进一步了解,研发的LED 照明产品在光质量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使得LED 照明产品应用于普通照明领域的条件已经具备。在节能减排任务重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高效的并已具备进入普通照明领域条件的LED 照明产品的关注程度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比之前LED 路灯还热的新的LED 室内照明热。今年六月的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2800多家参展企业中,超90% 以上的展位中展出了LED照明产品。与过去几年不同的是,今年展出的是室内LED 照明产品,不是LED 道路照明产品,从展会我们会深切的感受到LED 室内照明热有多高。面对着当前国内LED 室内照明热,LED 生产企业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重蹈LED 道路灯具的覆辙,就成为每一家企业思考的问题。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照明产品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照明产业就一直在积极开展的重点工作,因此,当高效的LED 出现后,立即引起了国内相关部委的重视。2003 年6 月,由科技部牵头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拉开了国内LED 照明产业的序幕。2009 年初,科技部开展了“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掀起了国内LED 道路灯具的发展高潮。2009 年10 月,针对国内LED 照明发展的进程,国家发改委联合住建部等六部委出台了“LED 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明确了我国到2015 年LED 照明产业的发展目标。具体目标为2015 年前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 ,其中功能性照明占到20% ,液晶背光源达到50% ,景观装饰灯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 以上。
LED作为一种新型光源,近几年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但国内在LED 照明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缺乏科学的态度,没有深入的研究,只是简单的模仿传统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产品达不到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就将产品推向市场,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
LED为照明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未来LED 成为照明领域的主流已是业内外的共识。只要LED 生产企业加强投入,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加强研究,勇于创新,了解LED 发光特性,充分了解标准、了解使用环境照明要求、了解用户需求,一定能借助LED 照明产业的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为我国照明产业未来在国际照明领域成为强国做出贡献。
我国LED照明企业出口战略和发展
在当前我国经济刺激政策中,我国已经多次将轻工业与光学照明技术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对重要的照明技术技术以及标准创新给予政策、税收、资金、重点项目优先采购等方面的支持,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照明技术类优势企业大力扶持,关注的技术领域集中在LED 照明方面。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LED 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LED产业在经历了买器件、买芯片、买外延片之路后, 目前已初步实现了自主生产外延片和芯片。中国行业咨询网整理数据表明现阶段, 从事该产业的人数达50 余万多人, 研究机构20 多家, 企业4000 多家,其中上游企业约50 余家, 封装企业约1000 余家, 下游应用企业约3000 余家。2009 年, 我国LED 产业总产值达到185. 5亿元, 其中封装产业产值达12. 5 亿元。我国的LED 出口在世界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 尤其近年来, 呈逐年上升的增长趋势。据调查, 我国占有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低下的绝对优 势, 是世界各国采购LED 产品的主要地点。目前能与我国LED 出口量抗衡的国家只有美国、日本等大国, 随着全球LED 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 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以珠江三角、长江三角区域等制造业发达地区为代表, 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LED 出口竞争的洪流中来。
销售渠道的决策和管理在市场营销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 合理的分销渠道能够保证产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价格供应给目标顾客, 因此制定有效的分销渠道策略意义重大。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 我国新时期的外贸发展战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问题, 由关注贸易顺差转向贸易平衡, 由关注贸易额转向提高生产率、促进国际竞争力持续的贸易导向战略转变。
总之, 随着我国LED 照明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日益增强, 在未来, 应该更倾向于通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突破行业核心技术的同时, 也要认清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均衡的现状和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资源禀赋, 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LED 照明制造企业, 继续保持我国在该类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优势。
LED照明产业发展
LED应用分为显示和照明两大类。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新型照明,称为半导体照明,简称LED照明,以半导体照明为主体的产业称为LED照明产业。LED照明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设备(单芯片)及外延生长;中游的芯片制造;下游的封装和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配套产业包括相关设备、配件、材料等。
上游环节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大、质量影响大、利润空间高,LED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与制作LED的材料和制程有关,且上游占LED制造成本70%左右,对LED产业极为重要;中游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环节,芯片是目前专利竞争最为激烈的环节,具有投资强度大但见效慢的特点;下游环节包括LED封装和灯具的开发生产应用,是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节,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投资门槛也较低,因而是LED产业中规模最大并且发展最快的领域。
目前,全球LED产业呈金字塔状态分布,美国、欧洲、日本居金字塔的顶端,产值约占全球的60%~65%,其技术、专利、产值等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台湾地区、韩国位居金字塔中层,产值比例约占全球30%~35%,技术略次,产能较大,但是产品附加值略低。处于低端的是中国大陆、马来西亚等地,约占全球的3%~ 6%,技术较低端,缺乏核心专利,规模较小,产能和产值都较低,但是其上升速度较快。
2009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总体上波动较大。第一季度,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发展缓慢,出口萎缩成为突出问题,相当部分的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从第二季度开始,随着我国“十城万盏”应用示范工程的推进和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好转,LED产业开始起稳回升,下半年,在 国际国内实体经济走出低谷,显现复苏势头的同时,我国LED产业形势继续好转,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模式的政策推动下,LED照明成为了热点产业。
5月19日,全球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领军企业广和通正式发布FG390系列5G模组,该产品基于MediaTek T930芯片平台研发,定位为5G固定无线接入(FWA)领域的革新性解决方案。作为首款支持3GPP R18标准的商用模组,FG390通过4nm先进制程与AI技术融合,在传输速率、覆盖能力及场景适配性层面实现跨越式突破,为运营商与行业客户提供面向5G-A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支撑。
2025年5月,全球面板市场在多重变量交织下呈现显著分化格局。电视面板价格维持稳定,全尺寸产品均价与4月持平,供需弱平衡成为核心特征;显示器面板延续温和上涨,关税豁免窗口期推动品牌加速备货,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笔电面板价格则停滞不前,产业链对关税政策及东南亚产能布局的观望抑制了需求弹性。这一分化态势背后,既有库存调控与产能优化的短期博弈,也折射出技术革新(如OLED中尺寸渗透、MiniLED成本下探)与地缘经济(关税政策、金价飙升)对供应链的深远影响。当前,面板厂商正通过动态稼动率调节(如京东方10.5代线降至78%)和产品结构升级(MiniLED占比提升至22%)巩固利润空间,而品牌商则需在库存压力与终端需求间寻找平衡点。未来,随着世界杯等赛事带动旺季需求,叠加新兴市场采购量环比增长15%的支撑,面板行业或将在Q3迎来结构性复苏窗口。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先进制程迭代的背景下,台积电近期宣布将启动新一轮晶圆代工价格调整,涵盖2nm先进制程及美国厂区的4nm工艺,涨幅分别达10%与30%。这一决策不仅牵动英伟达、AMD等头部客户的战略布局,更折射出晶圆代工行业结构性变革的三大核心逻辑——地缘制造重置成本飙升、技术研发风险指数级攀升,以及AI算力驱动的市场需求爆发。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于法说会明确指出,面对2025年42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与首次流片成功率骤降至14%的技术挑战,价格策略调整是“维系技术领导地位的必然选择”。而英伟达CEO黄仁勋“高价但必要”的公开背书,则进一步印证了全球头部企业对技术代际红利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据三位知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透露,全球半导体巨头英特尔正考虑剥离其网络及边缘计算(NEX)部门,以配合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提出的“聚焦核心业务”战略转型。该部门2024年营收达58亿美元,但因其业务方向与公司未来重心偏离,或将被出售或重组。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呈现"量稳质升"的特征。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本季度总出货量约5.4亿片,同比微增0.6%。尽管部分国家延续显示产业补贴政策,但受终端品牌库存策略调整影响,需求增速未达预期。从竞争格局看,京东方(BOE)以1.3亿片、24.3%的市占率蝉联榜首,三星显示(SDC)以8100万片稳居第二,TCL华星(CSOT)则以7500万片出货量首度跻身全球前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