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核处理器将进一步向低端渗透

发布时间:2012-11-27 阅读量:685 来源: 发布人:

导读:受到苹果iPad等平板电脑的冲击,未来几年,笔记本必须具备更强的功能,这事关其能否保持对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竞争力。四年后,四核处理器不仅见于高端型号笔记本电脑,而且也将进入低端的主流与低价型号。所有类别笔记本的多任务处理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四年后笔记本电脑将变得更加强大,届时四核处理器不仅见于高端型号,而且也将进入低端的主流与低价型号。2016年,四核笔记本出货量将达到1.79亿台,占当年总体笔记本出货量的59%。2012年这类笔记本出货量只有4800万台,占总体笔记本出货量的22%。

尤其是,四核处理器将进入越来越多的低价与主流笔记本,即价格分别低于700及1200美元的型号。与高端笔记本相比,四核处理器在这类笔记本中的占有率偏低。高端笔记本是指功能比较强大、价格高于1200美元的笔记本。图2所示为2012-2016年四核处理器在上述三类笔记本中的占有率。
 
            图2:四核处理器在全球笔记本电脑中的占有率预测 (基于出货量所占百分比)
                       图2:四核处理器在全球笔记本电脑中的占有率预测 (基于出货量所占百分比)
 
由于任务被分配到不同的芯片上面,四核处理器具有更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速度比双核处理器更快。目前双核处理器在市场中占优势。IHS iSuppli公司认为,追求细节更加丰富和分辨率更高的媒体,以及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从2014年开始将帮助加快四核处理器的渗透速度。当配备四核处理器的机器运行能够同时使用全部四个核心的所谓多线程软件,其速度将明显高于双核笔记本。在3D内容较多的游戏中,这种效果尤其明显。
 
在低价笔记本中,2016年四核处理器占有率将从2012年的13%上升到68%。届时,双核低价笔记本的占有率将只有8%。其余的24%份额将由六核与八核处理器占据。搭载六核与八核处理器的低价笔记本不会在2015年以前出现,甚至在更强大的主流与高性能笔记本领域,未来两年才会开始非常缓慢地采用六核与八核处理器,到2015和2016年才会占据较大的份额。

看LTE智能手机的差异化创新设计—— 2013年将进入LTE智能手机开发高峰期,预计英特尔、高通、英飞凌和ST-Ericsson将成为主要的LTE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相变存储器将和SSD一起变为LTE智能手机的主流存储解决方案。但这些平台如何助你开发出有独特卖点的差异化产品?12月15日第四届智能手机设计工作坊上,ST-Ericsson和Micron等主流供应商专家将从平台、芯片组、存储器、电源管理和测试方面深度探讨智能手机创新方案。并现场进行“智能手机方案秀”和“智能手机拆解分享”活动 ,现场更有酷派卓尔7728智能手机大派送!赶快报名吧!http://www.cntronics.com/public/seminar/content/sid/68

下页内容:未来笔记本将呈现的其它功能[member]
 

对于主流笔记本,2016年四核处理器占有率将从2012年的28%升至49%,低于2015年的高峰水平——但这只是因为六核处理器2016年开始上升。届时,主流笔记本将不会再采用双核处理器,所有笔记本都将采用四核或更多核心的处理器。
 
高性能笔记本也遵循同样的模式,2012年双核处理器在该领域的占有率已经高达41%。2014年将达到顶点71%,之后采用六核及八核处理器的高性能笔记本也将开始上市,进而拉低双核的占有率。
 
未来笔记本将呈现的其它功能

随着越来越多的笔记本采用四核处理器,其中一小部分也将提供内置蓝光光驱。到2016年,提供蓝光光驱的笔记本出货量将达到4900万台,占当年总体笔记本出货量的16%。今年这类笔记本出货量将为1400万台,占总体笔记本市场的6%。
 
提供蓝光驱动器的笔记本增加,将归功于两个因素:光驱成本不断下降,高清影片格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尽管消费者目前青睐把视频下载到容量更大的硬盘之中,或者直接播放来自视频来源的流媒体,但蓝光驱动器在笔记本市场的占有率仍然上升。如果不是这些因素的制约,蓝光光驱在笔记本中的占有率会更高。

未来的所有笔记本都将搭载64位操作系统。到2016年,所有笔记本与台式机都将具备这种能力,约有4.34亿台。截止到2012年底,具备这种特点的电脑占68%,相当于2.33亿台。
 
总体来看,未来几年,笔记本必须具备更强的功能,这事关其能否保持对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竞争力。虽然笔记本比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但已经失去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消费者追捧更时尚的小型电子产品,尤其是苹果iPad等平板电脑。笔记本销售因此受到冲击,引起品牌厂商与制造商的警觉。

相关资讯
台积电涨价10%背后:黄仁勋的“价值论”与全球芯片博弈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博通第三代200G CPO技术重塑AI算力基础设施格局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AMD 2025年Q1 x86处理器市场表现深度分析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