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非隔离LED日光灯管驱动方案比较

发布时间:2012-11-22 阅读量:9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隔离电源是指输入端和输出端有变压器隔离,能把输入和输出隔离起来,安全性高。由于加入了隔离变压器,电源的效率会有所降低,通常大约在85%左右,而且变压器的体积也比较大,放进灯管内部空间就会显的比较紧张。

目前,LED应用于日常照明越来越普及,从户外照明到室内照明,都能看到led照明产品的足迹,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易控制等特点,led日光灯管也因为其寿命长、节电等特点做为室内照明应用较为重要的成员。
 
开关电源作为LED日光灯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两种:隔离电源和非隔离电源。
 
隔离电源是指输入端和输出端有变压器隔离,能把输入和输出隔离起来,安全性高。由于加入了隔离变压器,电源的效率会有所降低,通常大约在85%左右,而且变压器的体积也比较大,放进灯管内部空间就会显的比较紧张。
 
非隔离电源是指在输入端和输出端有直接的电连接,因此触摸输出部分有触电的危险。目前用得较多的是非隔离降压型电源,也就是把交流电整流以后得到直流高压,然后用Buck电路进行降压和恒流控制。
 
这种非隔离电源的特点为:电路简单、体积较小;通常效率在88-90%之间;可以输出高压支持上百个LED通过不同的串并联组成的灯串。然而这种非隔离电源也有局限性,因为非隔离的电源会把交流电源的高压引到输出部分,引发触电的危险。通常交流输入与灯管铝散热外壳之间靠印制板绝缘,虽然这个耐压可以做到2000V,但是还是很难通过CE等安全认证。
 
综合比较,这两种电源各有优势,非隔离电源侧重于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损耗,而隔离电源重视安全,在效率等方面略逊于非隔离电源,因此不同的选择也是见仁见智。尽管采用隔离电源的方案可以简化散热和灯罩的设计,但是由于非隔离电源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性价比高,所以人们还是更多地采用非隔离电源,宁愿在灯具的结构和灯壳上下功夫。
 
拿T8 LED日光灯管来说,电源可以采用内置式和外置式。内置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直接替换现有的荧光灯管,而无需做任何改动。内置式电源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做成长条形电源板,放置在灯管的铝外壳内,由于电源和电源旁边的灯珠温度会很高,严重影响电源和灯珠的寿命,因此这里不着重考虑;二是做成两段电源,分成两块电路板分别放在灯管的两端灯头内,两段电源由于灯头空间狭窄,结构设计相对要复杂。
 
基于以上方面的考虑,采用内置非隔离方式的两段电源方案对T8 LED日光灯管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目标是要实现以下参数和性能:输入电压范围85V-265Vac,功率因数>0.9,电源效率>90%,交流输入端与铝外壳之间的绝缘电压为3000Vac,能满足相关EMC标准要求,能够过CE和UL等认证要求。

相关资讯
台积电Q2业绩强势增长 先进制程与AI需求成核心引擎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于今日(2025年7月17日)正式发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本季度业绩表现极为亮眼,多项核心指标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按新台币计算,第二季度合并营收达到9337.9亿元新台币,不仅较第一季度的8390亿元新台币实现环比增长11.3%,较去年同期的6737亿元新台币更是大幅年增38.6%,充分显示了业务成长的强劲动能。

英特尔完成RealSense业务分拆,获5000万美元融资,聚焦AI视觉新赛道

近日,英特尔正式完成旗下RealSense 3D摄像头业务的分拆工作,并成功获得5000万美元战略融资。此次交易由英特尔资本和联发科创新基金共同注资完成,标志着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推动的"核心业务聚焦战略"再进一步。作为英特尔瘦身计划的重要环节,分拆非核心资产已成为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关键举措。

8MHz与24MHz无源晶振:为何不能通用?深入解析嵌入式时钟系统的频率约束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8MHz和24MHz晶体振荡器是两种与微控制器(MCU)配合工作的常见频率源。然而,这两种频率的无源晶体振荡器在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下并不能直接互换使用。这种非通用性是由它们在电路中的核心作用以及系统对频率精度的严格要求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苹果折叠iPhone敲定三星无折痕方案,供应链格局生变

国际知名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通过最新产业调查确认,为保障2026年下半年量产计划,苹果已确定在折叠屏iPhone上采用三星显示(SDC)的无折痕显示方案。这一决策标志着苹果放弃原计划的自研显示技术路线,转而依托三星成熟的折叠屏专利体系。

NAND Flash第三季价格普涨 512Gb以下芯片领涨15%

随着全球存储产业链产能调控深化,2025年下半年NAND Flash市场正式进入上行周期。据集邦咨询、TrendForce等机构监测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品类NAND Flash合约价涨幅已突破预期阈值。其中256Gb-512Gb中低密度芯片价格环比上涨15%-18%,而1Tb以上高容量产品受企业级长协订单缓冲,涨幅维持在5%-8%区间。此番价格跃升标志着行业历时两年的下行周期终结,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