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Surface RT平板比iPad获利更高

发布时间:2012-11-14 阅读量:1062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拆解分析显示,Surface RT平板电脑硬件比iPad获利更高,拥有至少32GB NAND闪存和可选黑色Touch Cover的微软Surface RT平板电脑,材料清单(BOM)成本为271.00美元。如果加上13.00美元的制造费用,则生产Surface的总体制造成本是284.00美元。
 
                表4:32GB NAND闪存和可选黑色Touch Cover的微软Surface RT平板电脑的初步材料与制造成本 (以美元计价)
表4:32GB NAND闪存和可选黑色Touch Cover的微软Surface RT平板电脑的初步材料与制造成本 (以美元计价)
 
从尺寸、功能特点与价格门槛等总体来看,Surface RT显然是以全尺寸的苹果iPad为竞争目标。
 
这是微软首次进入平板电脑领域。这款产品是微软从软件制造商向设备与服务提供商转型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提供类似于苹果iPad产品线那样自身可以创造较高利润的硬件产品,对于微软的这种战略非常关键。IHS iSuppli公司认为,从硬件角度来看,微软在Surface方面取得了成功,推出了一款利润率较高的出色平板电脑,按目前的零售价格,其价格与成本之比甚至高于iPad。

按284美元的估计材料与制造成本以及599美元的零售价格,按百分比计算,Surface RT的硬件与制造利润高于低端iPad。甚至以不带Touch Cover的价格499美元计算,微软的单机利润率也将高于低端iPad。
 
看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的创新设计——2012年12月15日第四届智能手机设计工作坊即 将登场,从平台、芯片组、存储器、电源管理和测试方面深度分析移动互联下智能手机创新方案。想近距离接触ST Ericsson,Micron,Torex,Lecroy……智能手机的技术专家和主流手机方案公司的同行,探讨下一代智能手机设计的技术新趋势吗?工 作坊报名热线已开通,点击抢票吧http://www.cntronics.com/public/seminar/content/sid/68

Touch Cover是最大限度提高平板电脑可用性的贴心之举[member]
 

Surface硬件的一个关键差异化特点是可以选配Touch Cover,这实际上是一个外壳,也可以充当全功能键盘,但只使用电容触摸感应进行操作。这个键盘很好用,甚至在底部有触控板。如果Surface坐在支架上并把Touch Cover放平,Surface给人的感觉和操作方式非常像笔记本电脑。

 Touch Cover让Surface兼具笔记本与平板电脑的最诱人特点,也让Surface不同于iPad。最终结果是,微软Surface非常诱人,令人瞩目。显然,该产品也更支持微软软件,所以企业与Microsoft Office的主要用户可能会衷情于这款产品,可能用其代替旅行中使用的传统笔记本电脑。

Touch Cover也表明,一项突出特点可以促使用户升级到较高端产品,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类似于具有更多内存的高档平板电脑。凭借Touch Cover或额外闪存等选项,厂商可以以符合心理水准的基础价格提供低端型号,比如本例中的499美元;同时寄望于消费者会主动选择升级到具备额外特点或内存的型号,从而为企业带来滚滚财源。

IHS公司初步估计,Touch Cover的成本是16至18美元。Touch Cover把一个印刷电路板(PCB)与多个芯片整合在一起,包括一个飞思卡尔微控制器与一个爱特梅尔产触摸屏控制器。

为Surface提供主要部件的厂商

根据我们的拆解样品,三星电子是Surface中的最大设计赢家。在IHS iSuppli公司拆解的那台平板电脑中,三星的许多部门为其中许多最昂贵的部分供应部件或者整个子系统,包括显示器、NAND闪存和电池组。但是,这些器件多数可以从多个来源获得,其它个别Surface平板电脑也可能使用其它供应商。

另一个主要赢家是英伟达,供应Surface的处理器。Surface RT基于英伟达的四核Tetra 3处理器。Tetra 3使用ARM架构,成本估计为21.50美元,占Surface RT材料成本的8%。

爱特梅尔也是Surface RT中的一个主要赢家,提供Surface本机以及Touch Cover中的多个触摸控制器。

IHS iSuppli公司进行的上述拆解分析,只考虑了硬件与制造成本,不包括软件、授权、专利费等其它费用。
相关资讯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