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耳道内不可见助听器设备设计的微型DSP系统

发布时间:2012-10-26 阅读量:721 来源: 发布人:

安森美半导体推出新的预配置数字信号处理(DSP)系统Rhythm R3710,专为用于耳道内不可见(IIC)助听器设备而设计。

Rhythm R3710主要特性:

8通道WDRC:多达8个宽动态范围压缩(WDRC)通道

iSceneDetectTM环境分类算法:通过分析助听器用户所处的声音环境,自动优化助听器,将舒适度及可听性提升至最高

自适应噪声消减算法:独立监测128个分频带,采用先进的心理声学模型,使用户舒适

iLog 数据记录:能记录不同参数,如程序选择、音量设定及环境声级

自适应反馈消除:自动减少声音反馈,能够增加稳定的增益,同时将音乐及音调输入信号的伪差信号减至最少

Rhythm R3710混合系统集成先进的语音及音频信号处理算法,采用安森美半导体先进的微型封装技术,使助听器制造商能够开发置于深耳道的极分立产品。

Rhythm R3710混合系统的尺寸为4.57 mm x 3.12 mm x 1.52 mm (0.180 x 0.123 x 0.060英寸),比现有Rhythm混合系统系列小20%,是业界尺寸最小的混合系统外形因数。

安森美半导体听力健康产品高级总监Michel De Mey说:“Rhythm R3710是配合开发日渐流行之耳道内不可见助听器设备的完美方案。安森美半导体充分利用公司在超低能耗信号处理及微型封装技术领域的经验及专业技术,能提供配合此增长市场对外形因数及性能之需求的独一无二预配置DSP系统。”

Rhythm R3710符合E1级RoHS指令,使用安森美半导体的thinSTAX封装。


相关资讯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