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日本OEM推动液晶电视外包

发布时间:2012-10-15 阅读量:82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Jeffrey Wu

导读:据IHS iSuppli公司的全球OEM制造与设计市场追踪报告,日本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外包更多的液晶电视制造业务,推动去年合同制造商生产的液晶电视所占比例上升。合同制造商采取措施提高其商业模式的效率。

据IHS iSuppli公司的全球OEM制造与设计市场追踪报告,日本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外包更多的液晶电视制造业务,推动去年合同制造商生产的液晶电视所占比例上升。

2011年外包生产的液晶电视数量占到35.4%,而2010和2009年分别是33.5%和27.5%,如图4所示。由于液晶电视产业继续走向成熟,OEM将被迫重新考虑内部扩张计划,并更加依赖外包策略以保持盈利。因此,未来几年外包比例将继续上升,到2016年达到43.7%。内部制造所占比例将从2011年的64.6%降至56.3%。

图4:液晶电视的外包与内部制造所占比例预测
 图4:液晶电视的外包与内部制造所占比例预测

在参与外包或合同制造的两类主要厂商中,原始开发制造商(ODM)的份额将高于电子制造服务(EMS)提供商。ODM提供产品开发与生产能力,而EMS提供商则只提供制造服务,通常不参与产品开发。

去年以及2010年外包制造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索尼、夏普和松下等日本厂商陷入困境,寻找海外厂商生产液晶电视。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液晶电视市场去年增速锐降,仅增长8%,远低于200年时的37%,迫使各地的液晶电视厂商缩减成本,想方设法提高日益微薄的利润率。最近日圆大约升值25%,也削弱了日本厂商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迫使其外包生产业务以降低生产成本。

其它促进外包发展的因素包括:OEM需要节省研发费用,而合同制造商有能力承担这些费用;通过甩掉库存和材料管理包袱,降低供应链风险;通过削减资本支出与高昂的管理费用,提高灵活性。

平板电视合同制造商2011年继续发展其商业模式和运营布署,以提高在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例如,预计冠捷科技今年能够继续压低成本,并保持最大液晶电视生产商的排名。2011年冠捷科技排名第一。在4月初收购荷兰飞利浦的电视业务之后,冠捷科技的产量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冠捷科技总部在台湾,股票在香港上市,多数业务位于中国大陆。该公司继续加深与液晶面板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些面板厂商包括:台湾奇美电子,冠捷与该公司在苏州建立了一家新的液晶模组工厂;台湾友达光电,该公司与冠捷在波兰Gorzow兴建了一家名为“BriVictory Display Technology”的合资企业,生产液晶电视。

同样,仁宝电脑和纬创这两家台湾制造商在2011年也扩大了液晶电视业务,它们严重依赖单一客户,比如东芝和索尼。仁宝与纬创的液晶电视出货量2011年分别增长14%和133%。

在参与液晶电视制造的传统EMS提供商中,台湾鸿海处境仍然最好。鸿海扩展并加强了与索尼及夏普的关系,同时拥有涉及液晶生产、液晶模组生产及液晶电视组装的垂直整合供应链,有能力通过提高规模经济来进一步改善总体成本结构。

鸿海也准备从日本OEM厂商赢得更多的液晶电视业务,而其ODM竞争对手将因此遭到削弱。

相关资讯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DigiKey发布《机器人技术探秘》系列:联合Eaton与SICK深入探索机器人自动化新纪元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 2025深圳半导体展9月启幕!全产业链覆盖,超千家龙头集结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超11万人次观展,5723名海外买家到场!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圆满落幕​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