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高达97%的高速路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发布时间:2012-09-18 阅读量:116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美国斯坦福大学成功开发出适用于行驶中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平均每6.5英尺能够传输10千瓦的电力,效率高达97%。虽然该系统会影响汽车的行驶速度,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电池容量小、持续时间短等问题,对自动驾驶与导航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成功地开发出适用于行驶中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其应用原理就是闻名于世的特斯拉磁性谐振电感耦合技术,即电磁效应。当电动汽车驶过铺设在高速公路车道中央的磁性线圈时,车载线圈便首先获得电力,随即输入电池中,为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验数据表明,他们研发的这种充电系统平均每6.5英尺能够传输10千瓦的电力,效率高达97%。虽然该系统会影响汽车的行驶速度,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电池容量小、持续时间短等问题,对自动驾驶与导航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人员正在着手研究电磁系统是否会对车内电磁硬件设备与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并打算进一步完善无线充电系统,期望能早日推广应用。
[member]



相关资讯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