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5剖析:如何做到更薄、更轻、更持久

发布时间:2012-09-18 阅读量:1022 来源: 发布人:

导读:Iphone 5终于发布了,变得更薄、更轻、更持久。这一切是怎样做到的呢?它的准4G技术、A6应用处理器、新的全数字化的“闪电”连接埠、一个5元素透镜和蓝宝石透镜晶体的背照式感光元件带来的8mp照相机特色……睁大眼睛,看看本文的分析吧!

Iphone 5终于发布了,他的覆盖率真是令人惊奇。首先是他的准4G技术,还包括CDMA-1xEV-DO(码分多址), HSPA+(高速分组接入), HSPA(高速分组接入), DC-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EDGE(网络连接) 和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只有高通公司才能生产出单片机基带调制解调器和单片机多波段射频收发器。空中接口几乎覆盖了美国所有的持机者,即使有不同的4G技术的品牌,很多外国的持机者也奔向Iphone 5。但是并不普遍,因为中国的手机很多都不支持移动3G,或许很快就会有另一个Iphone 5的版本来满足这个巨大的市场。

据透露,苹果的A6应用处理器有着双核高速CPU和双核高速运行率并且节能损耗率比A5要少27%。我猜测A6是一个四核28nm高性能工艺的基于ARM的 Cortex-A9架构的处理器(正如三星的)。Iphone 5支持8小时的3G或准4G通话或者浏览网页并且无线上网时长达10小时。

外观上看,Iphone 5体型更长(相比苹果4S的3.5英寸的屏幕而言),4英寸视网膜屏幕,支持单手操作。外壳是纯玻璃铝合金结构,阻碍了近距离无线通讯的实现。并且Iphone 5没有蓝牙4.0。这点非常让人失望。因为自从近来苹果公司收购了参与过安卓近距离无线通讯工程的计量生物安全公司奥森太珂半导体公司后,奥森太珂的技术使得苹果得以对抗谷歌的近场通讯支付系统---谷歌钱包。

Iphone 5使用的新的全数字化的“闪电”连接埠,相比之前的缩小了80%。当然,就像所有的手机一样,苹果也可以使用数据线接口,但是它不会有可以连接到新的iPhone(和iPod)平台控制的设备…和由此产生的许可费(天啦,这些钱是怎样收的!)。你为你所有的旧放大扬声器,你的车辅助端口等等,你只需要准备好一个29美元的适配器就够了。

Iphone 5 8mp照相机的特色在于一个5元素透镜和蓝宝石透镜晶体的背照式感光元件,A6对于动态暗光图片处理更好,28MP的全景模式下的成像效果更好。1080P的视频更加稳定更加清晰。免费视频聊天时的高清摄像机,也是背照式感光元件,能够显示出720P的性能。Iphone 5有三个传声器,分别在它的顶部、底部和后面。这样便于辨音和防止噪音。在德国电信和高雄捷运的20多个媒介支持下,使得本机支持宽带音频(大约50赫兹到4000赫兹)。两个话筒有五个磁铁传感器,使得Iphone 5的声音效果更好。     

 相比较刚开始老版本的iPhone 4S一个16G的内存卡要199美元而言,Iphone 5的新的网间操作系统6有很多新的特色和应用程序,在相同补贴价格下(至少在美国是相同的补贴价格),现在你只要99美元就可以得到一个iPhone 4S,iPhone 4是免费的(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有其他类似功能的智能机,但是Iphone 5有足够的新的功能和魅力使得他在九月21日开始上市时让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鹜。

相关资讯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