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之战与中日LED发展关系密切

发布时间:2012-09-18 阅读量:72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钓鱼岛事件将中日关系被推到风口浪尖。双方政界、军队和民间都在密集表态,显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年以来,中日关系可能这一次要跌到深谷,如果中国开始对日经济制裁,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又会对中国的LED等产业有多大影响?


在国内政治和社会压力之下,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是必然的。此次中日摩擦是因钓鱼岛问题而起,今后的核心也是围绕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而进行。如果反制措施能让日本对钓鱼岛的所谓“实际控制”泡汤,那对中国将是重大成果。更大的可能是,双方在钓鱼岛海域进入“冷相持”和“冷对抗”状态,双方以海监船互相“亮肌肉”,甚至发生海监船碰撞之类的“肢体接触”,但不太可能发展为军事冲突。

如果军事冲突暂时不可能,那更可能的反制措施就是经济制裁,这比军事冲突更可行,影响更大也更持久。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管濑口清之就坦言:最担心的是,中国政府考虑出台对日的(经济)限制政策。如果中国真的开始对日经济制裁,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又会对中国的LED等产业有多大影响?

首先,中日贸易会大受影响。中国自2007年起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国。今天,中国仍保持着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统计,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3449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1834亿美元,对中国出口1614亿美元;2011年日本对华贸易额占日本外贸总额的比重为20.6%。今年上半年,日本自中国进口91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进出口合计为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日中贸易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量19.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同期,日本对华贸易赤字比去年同期增加2.6倍,达到1.401万亿日元,对华出口总额同比减少5.7%。

其次,中国持有大量日本国债。据日本财务省、日本中央银行公布的国际收支统计显示,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额正急速扩大,截至2011年底持有额达史上最高的18万亿日元,较上年增长71%。中国的持有额自2009年起急速增长,2010年超越美英成为日本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此外,2012年度末,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长期债务占GDP比例将达195%,超过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意大利(128.1%),在发达国家中高居首位,也是全世界政府负债最高的国家。政府债务因素使得日本必然要顾及中国的行动,避免中国大幅抛售。

第三,中国赴日旅游可能大幅减少。据日本政府观光局(JNTO)介绍,2011年中国赴日游客人数为104.35万人,比上年大幅减少26.1%(受日本地震影响)。而今年1至7月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达到94.76万人,增幅为72.3%。7月游客人数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单月游客人数首次突破20万人。

第四,中国是日本的重要投资地之一。2011年,日本对华投资实际到位资金63.3亿美元,同比大增55.1%。截至今年6月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实际到位金额839.7亿美元,在中国利用外资国别中排名前茅。如果经济制裁冲击中日投资,对双方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第五,战略资源也是能够有效制衡日本的一张“经济牌”。以稀土为例,稀土等战略资源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生产高端工业材料必不可少的原料,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日本高端制造业的稀有金属多从中国进口,如果经济制裁开始,日本企业会急着来找替代品。

相关资讯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