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新法,硅片厚度减少90%以上

发布时间:2012-09-11 阅读量:118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高纯度硅占太阳能电池的总成本多达四成,如何用最少量的硅发挥最高效率,成为太阳能电池制备的重中之重。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授陈刚的研究小组找到了一种新方法,可以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将硅片的厚度减少90%以上。

高纯度硅占太阳能电池的总成本多达四成,如何用最少量的硅发挥最高效率,成为太阳能电池制备的重中之重。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授陈刚的研究小组找到了一种新方法,可以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将硅片的厚度减少90%以上。
图为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授陈刚
图为美国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授陈刚。2012年7月7日,他被南方科技大学聘为首届顾问委员会委员。

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两大步:第一步是吸收射入光子,第二步是激发自身电子。很多研究团队提出了增加硅晶体吸收光子能力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同时使其自身表面积增加,从而导致被激发的电子有可能被重新“复合”到硅板之中。
[member]
陈刚领导的研究小组则将硅晶体表面的结构定制为“倒金字塔”型,每个倒金字塔型压槽的直径不超过1微米。这种特殊的“织物”结构仅仅使超薄硅晶体的表面积增加70%,光子吸收能力却堪比30倍厚的传统硅晶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2012年6月的《纳米快报》(NanoLetters)杂志,论文第一作者为陈刚研究组的博士后AnastassiosMavrokefalos。
这种特殊的“织物”结构仅仅使超薄硅晶体的表面积增加70%,光子吸收能力却堪比30倍厚的传统硅晶体。
这种特殊的“织物”结构仅仅使超薄硅晶体的表面积增加70%,光子吸收能力却堪比30倍厚的传统硅晶体。
图片来源:论文第一作者、陈刚研究组的博士后AnastassiosMavrokefalos

这项技术在保证硅晶体效率的前提下大大削减了高纯度硅的使用量。它不仅有望大幅度减少生产成本,而且会减轻电池自重,从而进一步减小用于支撑和安装的费用。同时,制备这种新型晶不需要任何现有硅晶片以外的新设备和新材料,将来容易实现规模生产。

研究团队的下一步是配上真正的光电电池并证明其效率。陈刚对麻省理工学院新闻办公室表示,如果一切顺利,该系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出商用产品。

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崔屹对陈刚及其同事的此项研究评价颇高。他说,这是一种太阳能电池薄膜吸收光子的有效结构,“具有非常可观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授权代理英飞凌丰富多样的产品组合

英飞凌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可持续提供高质量数据,并且满足WELL™建筑标准的性能要求。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DigiKey发布《机器人技术探秘》系列:联合Eaton与SICK深入探索机器人自动化新纪元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 2025深圳半导体展9月启幕!全产业链覆盖,超千家龙头集结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