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频监控市场进入高清时代 ,营业额有望达87亿美元

发布时间:2012-09-5 阅读量:712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据IHS iSuppli公司的中国研究报告,由于出口增长和高清(HD)相机技术日益得到采用,中国视频监控市场2012年预计增长速度将达到两位数,营业额有望达87亿美元。

 2011年中国视频监控市场营业收入达到76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6.5%。IHS iSuppli公司预测,2012年该市场将达到87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3.9%。到2016年,该市场将增长到125亿美元,如下图所示。


中国电子视频监控市场预测

以前,中国视频监控厂商主要专注于国内市场。除了面临国际贸易壁垒,缺乏核心技术和渠道资源有限,也限制了其扩大出口的步伐。

然而,自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本国视频监控厂商成为上市公司,吸引新的资金流入。利用这些新的资源,监控厂商可以开发核心技术,吸引国际合作。这对于刺激出口非常必要。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预计海外市场订单将稳步增长。

进入高清时代

图像分辨率是视频应用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提供优质视频有助于提高安防的精确性与效力。

2011年高清网络摄像头增长速度快于预期。今年高清产品开始促进高端监控领域快速增长,标志着中国视频监控市场进入高清时代。日本与韩国在中国高清市场的垄断局面已经被打破。本土厂商倾向于自己生产,不愿意依赖进口产品,以发挥高性能和成本优势。

精确图像

图像精度也是所有智能监控应用的基础,该因素进一步刺激高清视频需求。因为新技术的推动,监控应用中的智能分析系统,即视频内容分析(VCA),已成为很有吸引力的潜在市场。

中国VCA市场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占有率较低。但是,高清监控系统方面的趋势显示VCA精度持续改善,未来可能执行高级分析。

同时,新一代互联协议IPv6在6月正式启用,正在加快视频监控网络技术的发展。IPv6可以分配更多的地址,从而允许更多的设备访问互联网。

IPv6蕴含的巨大资源为互联网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其可能向地球上的所有电子设备都分配一个地址。连网是视频监控产业最关键的要求之一。为了满足市场对远程监控的广泛需求,每个安防网络系统都需要采用TCP/IP协议,拥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IPv6是解决IP资源稀缺问题的唯一途径。

监控系统所使用的基本半导体技术,比如DSP/ASIC系统芯片(SoC)、CCD/CMOS传感器、相机镜头和GPS系统,将加快与互联网整合。提供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中高端产品,将在未来五年进一步推动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增长。

 

相关资讯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圣邦微电子SGM42203Q:高性能汽车级双通道高边驱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