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ealth”-便携式医疗电子设备中的“iphone”

发布时间:2012-08-27 阅读量:90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iphone、平板、超极本等便携产品已经家喻户晓,紧随时代步伐人们频繁更换自己的通讯设备,便携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关键因素,因此医疗器械目前也开始向移动医疗器械发展,这个趋势也越来越受重视,ihealth就是标志性产物。


家住美国圣何塞的塞维亚女士今年初在苹果商店为父亲购买了一个名为“ihealth”的血压监测系统。与传统血压计不同,这个系统没有显示屏和按钮装置,借由一根连线,把全部的人机交互和数据管理都“交”给了在应用体验上备受青睐的苹果移动设备——iTouch、iPhone4或iPad。“父亲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看起来很酷的产品。”塞维亚女士说,“起初,他不太相信这家伙的测量精度,于是,就把测量结果与过去一直使用的血压计反复对比。现在,父亲那台老血压计已经被放到储物室的某个地方了。”塞维亚女士还说,由于非常好用,现在老人一天要测量几次血压,还通过下载的软件把血压状况与自己的日常活动联系起来。 “我非常希望这个产品能够帮他养成一个更健康的生活习惯,毕竟好的生活习惯胜过药物。”不过,他也给“ihealth”提了建议:“现在,父亲的测量结果是通过email发给我的。但我希望这些图表和历史数据可以在一个网站上查看。如果ihealth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就给它评五颗星。”也许是听从了塞维亚女士的建议,现在“ihealth”的测量结果也可以通过Facebook 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分享给亲友。

也许你还不知道,这个“ihealth”血压监测系统是由中国最大的血压计生产企业天津九安医疗与美国苹果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与苹果合作研发的首个案例。从今年初开始,这个已经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的血压监测系统在美国的苹果渠道慢慢铺开,售价99.95美元。接下来,九安医疗还打算把血糖仪、身体重量秤和胎心仪这些在家庭中已经较为普及的医疗设备也搬到“苹果”移动设备上。

与九安医疗一样,一些医疗设备企业正在把家用医疗监护设备与如今的时尚、人性化设计相结合,这使健康理念更容易普及,还可以协助患者在家中塑造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位于杭州的血糖仪大厂艾康生物正在把计步器、屏幕翻转功能加入便携血糖仪设备中。“糖尿病病人日常的锻炼很重要,但锻炼时血糖波动也较大。” 杭州艾康营销部负责人王园分析说,“在血糖仪中加入计步器功能,能够引导糖尿病患者加强锻炼,同时还能监测患者运动时的血糖变化。这样,当数据充分之后,就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运动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量。”而屏幕翻转功能,就像我们使用的相机或iPhone,随意旋转角度,都能看到正向的测量结果。不仅如此,艾康生物也在研发和推广糖尿病终端管理软件,虽然目前这些软件只能支持电脑,但据王园说“现在iPhone4上的个人终端管理软件是个很好的方式,我们也有这个想法”。

除了家用医疗监护设备,医疗器械行业大鳄GE医疗正在把医院里粗大笨重的医疗设备移动终端化。本月,北京协和医院的闫先生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个外观像白色翻盖手机的时尚设备,但它不是手机,而是GE医疗一款便携式超声波诊断仪——Vscan视诊仪,该产品获得了美国《科技新时代》2010年度“最佳新发明”,并在日本地震救灾中发挥了作用。这款超声设备的主机比iPhone略大,重量仅为390 克,探头很轻便,主机和探头之间的连接线缆也很细,充满电后可连续工作1个小时,检查30个病人。这改变了传统的超声设备形象——过去的超声设备主机有几百斤,探头很重,医生若是长时间拿着它,一般都会得肘关节或腕关节的职业病;缆线也很粗、很沉,医生工作时甚至要把它挎在脖子上。

而把粗大的设备变得手机般小巧,用得技术也不一般。“人们往往认为小就是简单了,其实Vscan里面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引入了GE最高端四维心脏彩超的关键技术。”GE医疗大中华区超声产品部总经理于婧说,“例如,把传统主机中的声束形成器缩小、前置到探头中,同时把主机中负责后端关键数据处理的芯片缩小到一个小手指甲盖儿大小,这样,不仅主机变得小巧了,缆线也随之变细了,因为声束形成器前置后减少了数据传输量。”同时,这个便携的视诊仪还增加了很多互联因素:它可以通过USB接口连到电脑上,由于图像格式基于Windows,因此便于远程传输,实现远程维护、维修和培训。它还可以与手机互联,因为所有采集的音视频图像都存储在一个4G大小的MicroSD卡上,只要把这张存储卡插到手机中就可以进行操作。当然,这个先锋性的产品早期还是主要应用在大型医院的急诊以及心脏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帮助临床医师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除了GE医疗,还有一些医疗器械企业把医院中一些日常设备人性化、移动终端化。例如,提供医疗电子设备设计方案的武汉力源设计了一种人性化的输液泵。传统的“吊瓶” 输液是依靠重力将药液输入人体的,但这种新型的输液泵采用步进电机这样的电子器件将药液自动“挤入”人体。由于不再靠重力,输液泵可以放在患者床头;同时,每个输液泵上还带有WiFi或ZigBee等无线通信模块,它与护士站的监控终端互联了起来,护士通过终端就可以清楚地掌握病区中几十张床位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进行处理,这省去了传统“病人输液,家属陪同”的麻烦。而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步进电机的尺寸越来越小巧,有的只有5号电池那么大,因此医疗设备厂商采用它还能设计制造患者可以随身携带的注射泵。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开发的便携化设备可以在医院、家庭跨界使用。像北京超思就推出了一款手持式心电图仪。在给病人测量心电图时,它不需要像传统心电图那样在病人身体多个部位涂生理盐水、贴电极,只需让病人的手握持住仪器,就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看到心电波形和心率,并给出“好还是不好”的基本意见。

健康是人类从未停止追随的话题,够随时随地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将会吸引许多消费者,因此,在全球各个地方,正有无数医疗器械或消费电子企业埋头开展各样的设计,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移动医疗器械涌向市场。

相关资讯
意法LEOPOL1:突破低轨卫星电源抗辐射与成本困局

全球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北美、亚洲和欧洲需求激增。私营航天企业主导的新太空产业链,将低成本卫星通信与遥感服务变为现实。面对严苛的太空辐射环境与严苛的成本控制要求,传统电源方案捉襟见肘。意法半导体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专为LEO设计的LEOPOL1点负载降压转换器,为卫星供电系统树立全新标杆。

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营收同比增44%,刻蚀设备领跑增长

近日,中微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6.8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1.61%至41.28%,延续了其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这一表现得益于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凸显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中国峰会揭幕:开源架构重塑全球计算生态格局

2025年7月17日,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盛大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致辞中强调,万物互联时代正催生以开源指令集RISC-V为核心、结合开源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变革。他指出,中国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ISC-V生态高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数百亿颗,中国市场贡献超半数份额,凸显开放模式的活力与本土市场潜力。

1600V IGBT技术突破:意法半导体引爆大功率家电能效革命

随着全球家电能效标准持续升级,高效功率半导体成为突破设计瓶颈的关键。意法半导体(ST)近期推出的 STGWA30IH160DF2 IGBT ,以其1600V高耐压与卓越热管理特性,为电磁炉、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电提供了全新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台积电上调全年增长预期至30%,AI需求驱动产能扩张

中国台湾地区芯片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在最新财报说明会上宣布,将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上调至30%,符合市场分析师普遍预测。董事长魏哲家强调,客户订单能见度保持高位,公司正全力满足全球客户激增的AI芯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