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案

发布时间:2012-09-6 阅读量:1417 来源: 发布人:

导言:本文通过对几种常见的MPPT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爬山法,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证明基于变步长的改进爬山法能够克服爬山法存在的振荡现象和能量的损失,并且结合CVT启动能够更加快速地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因此改进爬山法克服了常规跟踪算法中存在的效率低、 能量损失大、不稳定等的缺点,可以很好地适应各种场合对光伏系统MPPT控制的要求,是一种较理想的MPPT控制方案。

光伏电池模型及输出特性

1.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在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一定时,光伏电池既非恒压源,也非恒流源,也不可能为负载提供任意大的功率,是一种非线性直流电源。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图1 中,UJ为PN结电压,Id为光伏电池在无光照时的饱和电流,Id=Io{EU+IRS) nKT-1}。一个理想的太阳能电池,由于串联电阻RS很小,旁路电阻Rsh很大,所以在进行理想电路的计算时,它们均可忽略不计。由图1的太阳能光伏电 池等效电路得出:I=Iph-I0[eq(U+IRS) nKT -1]- U+IR (1)式中,I为光伏电池输出电流;I0为PN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ph为光生电流;U为光伏电池输出电压;q为电子电荷,q=1.6伊10-19 C;k为波尔兹曼常数,k=1.38伊10-23 J/K;T为热力学温度;n为N结的曲线常数;Rs,Rsh为光伏电池的自身固有电阻。



图1 光伏电池等效电路

2 光伏电池电气特性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主要通过I-U和P-U特性曲线来加以体现,如图2所示。


图2 光伏电池的I-U和P-U特性曲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曲线与工作环境的光照、温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在一定的光照及温度条件下,电池具有唯一的最大功率点,所以为了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的最大化,需要对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

[member]
 

MPPT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

MPPT控制器的全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太阳能控制器,是传统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的升级换代产品。所谓最大功率点跟踪,即是指控制器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VI),使系统以最高的效率对蓄电池充电。下面我们用一种机械模拟对比的方式来向大家解释MPPT太阳能控制器的基本原理。要想给蓄电池充电,太阳板的输出电压必须高于电池的当前电压,如果太阳能板的电压低于电池的电压,那么输出电流就会接近0.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太阳能板在制造出厂时,太阳能板的峰值电压(Vpp)大约在17V左右,这是以环境温度为25°C时的标准设定的。这样设定的原因,(有意思的是,不同于我们普通人的主观想象,下面的结论可能会让我们吃惊)在于当天气非常热的时候,太阳能板的峰值电压Vpp会降到15V左右,但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太阳能的峰值电压Vpp可以达到 18V!

国内外研究MPPT的算法很多,比较成熟的有恒定电压法、扰动观测法/爬山法、电导增量法等。恒定电压法(CVT)就是将光伏电压固定在最大功率点附近,该控制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初期投入少,系统工作电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是跟踪精度差,忽略了温度对光伏电池开路电压的影响,测量开路电压要求光伏阵列断开负载后再测量,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差,环境变化时不能自动跟踪到MPP,造成了能量损失。扰动观测法(P&O)和爬山法(Hill Climbing)都是通过不断扰动光伏系统的工作点来寻找最大功率点的方向,该控制方法控制思路简单,实现较为方便,跟踪效率高,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但是扰动观测法或爬山法的步长是固定的,如果步长过小,就会导致光伏阵列长时间地停滞在低功率输出区,如果步长过大,就会导致系统振荡加剧,并且在日照强度变化时会产生误判现象。电导增量法是通过调整工作点的电压,使之逐步接近最大功率点电压来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该方法能够判断工作电压与最大功率点电压的相对位置,能够快速地跟踪光强迅速变化引起的最大功率点变化,控制效果好,稳定度高,但是该控制算法较复杂,对控制系统性能和传感器精度要求较高,硬件实现难。除以上几种常用的MPPT控制方法外,目前不断出现一些较新、较实用的MPPT算法,如直线近似法、三点重心比较法等。这些算法既参考了已有的比较成熟的方法,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跟踪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以模糊控制法、神经网络控制法等为代表的新算法的出现,也为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对于各种MPPT算法优缺点的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由以上研究分析发现,每种MPPT控制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既能提高利用效率又能缩小成本。



表1 MPPT控制方法比较
 

改进爬山法研究

考虑到爬山法有较好的跟踪效率,且实现简单等显著优点,本文采用一种改进爬山法,该方法采用CVT启动及变步长的控制策略。CVT启动方法是以0.78 倍的开路电压作为爬山法的运行初值,能较好地克服爬山法在启动时产生的采样误差的缺点,能提高跟踪速度。变步长控制法的思想是:当距最大功率点比较远时,步长取较大,跟踪速度加快;当距最大功率点比较近时,步长取较小,慢慢接近最大功率点;当非常接近最大功率点时,稳定在该点工作。该变步长法能克服爬山法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振荡的缺点。改进爬山法控制流程图如图3所示。

改进爬山法仿真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器采用BooST


图3 改进爬山法控制流程图

DC/DC变换电路来实现,通过调节PWM波的占空比控制功率的输出。在Boost变换器的电路中串入MPPT控制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编写S函数作为MPPT的控制模块,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追踪,MPPT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MPPT仿真模型
 

对短路电流3.2 A、开路电压22 V、最大功率点电流2.94 A和最大功率点电压17 V的光伏电池模块组成17伊1的光伏电池阵列进行仿真,即其短路电流和光伏电池阵列的开路电压分别为3.2 V和374 V,光伏电池阵列最大功率点电流和最大功率点电压分别为2.94 A和289 V。光伏阵列输入光强为1 000 W/m2,温度为25 益。为了形成对比,对不加MPPT控制器的光伏发电系统、加爬山法MPPT控制器的光伏发电系统和加改进爬山法MPPT控制器的光伏发电系统分别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MPPT仿真图形

由图5可见,未加MPPT控制的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振荡范围很大,输出功率很不稳定。爬山法MPPT控制系统能较好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但是在最大功率点处还有一定振荡。改进爬山法的MPPT控制系统有效地改善了爬山法的缺点,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振荡小,跟踪速度也比较快,提高最大功率跟踪的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几种常见的MPPT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恒定电压法控制简单且易实现,但跟踪精度差,在外界环境变化时,会产生较大误差;爬山法简单实用、跟踪效率高,但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会发生振荡,存在误差;电导增量法虽然跟踪快速稳定,但由于实际的光伏发电系统中电压和电流的检测所依赖的传感器精度的有限性,采用电导增量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最大功率跟踪效果。所以本文采用一种改进爬山法,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证明基于变步长的改进爬山法能够克服爬山法存在的振荡现象和能量的损失,并且结合CVT启动能够更加快速地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因此改进爬山法克服了常规跟踪算法中存在的效率低、能量损失大、不稳定等的缺点,可以很好地适应各种场合对光伏系统MPPT控制的要求,是一种较理想的MPPT控制方案。
相关资讯
意法LEOPOL1:突破低轨卫星电源抗辐射与成本困局

全球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北美、亚洲和欧洲需求激增。私营航天企业主导的新太空产业链,将低成本卫星通信与遥感服务变为现实。面对严苛的太空辐射环境与严苛的成本控制要求,传统电源方案捉襟见肘。意法半导体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专为LEO设计的LEOPOL1点负载降压转换器,为卫星供电系统树立全新标杆。

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营收同比增44%,刻蚀设备领跑增长

近日,中微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6.8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1.61%至41.28%,延续了其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这一表现得益于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凸显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中国峰会揭幕:开源架构重塑全球计算生态格局

2025年7月17日,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盛大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致辞中强调,万物互联时代正催生以开源指令集RISC-V为核心、结合开源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变革。他指出,中国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ISC-V生态高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数百亿颗,中国市场贡献超半数份额,凸显开放模式的活力与本土市场潜力。

1600V IGBT技术突破:意法半导体引爆大功率家电能效革命

随着全球家电能效标准持续升级,高效功率半导体成为突破设计瓶颈的关键。意法半导体(ST)近期推出的 STGWA30IH160DF2 IGBT ,以其1600V高耐压与卓越热管理特性,为电磁炉、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电提供了全新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台积电上调全年增长预期至30%,AI需求驱动产能扩张

中国台湾地区芯片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在最新财报说明会上宣布,将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上调至30%,符合市场分析师普遍预测。董事长魏哲家强调,客户订单能见度保持高位,公司正全力满足全球客户激增的AI芯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