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光伏破产潮几成定局(下)

发布时间:2012-08-8 阅读量:12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言: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如今奄奄一息,整个产业已难逃崩溃的命运。如今的光伏巨塔,内有偷空减料与蛀虫的啃噬,外有狂风鄹雨侵袭,已经面临倾塌的境地。继上篇讲述中国光伏企业正面临内忧外患的生死存亡困境,下篇将揭露光伏业风险的根源,并让各方专家支招提供救命良方!

相关阅读:内忧外患,光伏破产潮几成定局(上)

光伏业风险的根源

地方政府因考核动机违背经济规律

前些年,液晶产业投资高歌猛进,各地上了不少面板投资。液晶面板生产属于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投资一条5代线需要上百亿元、6代线至少要150亿元、 8代线需要近300亿元。而且,要保持可持续竞争力,企业还必须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含量、不断上更高代的生产线。但是,现在全球和中国的液晶面板产能已经过剩,未来价格大战难以避免,投资风险巨大。 同样是前些年,光伏产业似乎前景光明,中国各地政府与一些投资方大干快上,但是现在全球产能过剩、市场萎缩,光伏投资已经危若累卵。最近江西赛维的困境就是明证。
光伏产业
其实,无论是液晶产业、光伏产业,其风险根源都在于各地政府因为考核的动机,违背经济规律“特事特办”,在一阵子风光之后,遭到经济规律的“报复”。所以,公共部门在投资和产业的发展上,不要违背规律,不要贪大求快。

产能扩张步伐过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受惑于相对较高的行业毛利率、较低的行业进入门槛和广阔的潜在市场,并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大举进入太阳能光伏行业。据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浙江省共有176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其中2010年9月后成立的企业多达78家,上规模的不到30家。“一哄而上”的“跨越式”发展引发了短期内光伏产能的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56家电池组件企业2011年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超过35GW。

市场需求增速放缓
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约为24GW,同比增速达42%,较2010年129%的同比增速大幅下降,增幅放缓2/3以上。主要是受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光伏市场补贴下调的影响,占2010年全球装机容量近八成的欧洲市场增速大幅放缓。对于2010年光伏产品出口比重接近95%的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外部市场需求的相对低增速根本无法消化国内快速增长的产能。

企业资金链紧张
2011年,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体系受额度限制、存贷比约束和对光伏市场前景悲观预期等因素影响,几乎所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都对中小太阳能光伏企业采取贷款收紧政策,即信贷以存量为主,不再给予新增信贷。同时,受产能规模迅速扩张、光伏产品价格暴跌、库存积压严重等因素影响,主要光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利用自我积累的内源性融资功能基本丧失,一大批光伏制造企业正处于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member]
 
专家支招

不管现在有多少人承认,光伏如今内忧外患的困境绝不是一日之寒可以造成的,因此彻底的反思才是光伏人最该做的事。即便现在国家出手挽救了危机,即便欧洲回心转意既往不咎,那也只是侥幸注入行业的一剂毒品,而非救命良方。

分布式发电破解光伏应用困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广光伏分布式发电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带领中国光伏产业突破目前的困局,真正迎来行业发展的“春天”。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欧美国家已相当普遍和成熟。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光伏建筑应用占比已达80%以上。在美国,2010年光伏建筑应用有67%应用在非公用建筑上(居民与商业建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十分认同在中国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他表示:“分布式鼓励的是大城市用户,重点鼓励与用户相结合的项目,这样既能实现用户侧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又能避免因长距离输送增加的成本。 ”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峻此前亦曾撰文指出,“自发自用”模式是新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发展趋势。如果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推广屋顶光伏系统等分布式电站项目,可免除大型电站发电并网难之患。

中日市场成救命稻草
当然,对光伏企业来说,好消息也有一些。首先作为国家新兴能源行业,中国正在加紧推出针对光伏产业规划调整,以提振目前陷入低迷的光伏行业发展。除中国之外,日本被认为是另一个正在逐渐释放出潜力的市场。由于对核电发展的巨大反对声,为了弥补缺口,2012年7月,日本推出了公用事业绿色投资税费减免法案,希望加强光伏发电在日本国内的发展。因为日本国内的需求大增,所以日本光伏产品出口在减少,而进口激增。

选取合适的政策着力点
减少成套关键设备的引进,加强关键环节、关键部件的技术攻关。同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加强合作,积极研发能降低成本、提高能效、提升光电转化效率、产品性能的新型技术,力争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增强我国在技术路径选择上的自主性。

同时加强行业准入管理,重点支持具有相关技术背景的龙头企业。加速淘汰落后设备。借鉴日本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手段,通过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制定设备注册制度,即注册现有设备并限制非注册设备使用,限制新增设备。

鼓励太阳能光伏应用
结合太阳能光伏发电所具有的间歇性、波动性、可调度性低和成本高等特点,借鉴发达国家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逐步解决制约光伏市场开拓的问题,大力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推进产业与市场的协调发展。

加强电网建设。要保证电网建设与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匹配,力争统一规划电网和光伏电站的建设布局。

支持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加强用户侧分布式电源模式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影响、分布式电源系统优化集成与匹配设计技术、分布式电源微网系统并网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尽快并网。对电网企业制定光伏发电最低比例计划。鼓励地方供电公司参与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并将配套电网设施作为项目建设一部分,力争实现光伏发电项目和电网建设的同步。


相关资讯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

SK海力士突破6层EUV光刻技术,1c DRAM制程引领高性能内存新时代

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DRAM制造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据ZDNet Korea报道,该公司首次在其1c制程节点中成功应用6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显著提升了DDR5与HBM(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性能、密度及良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内存市场的领导地位。

日月光投控7月营收超515亿新台币 AI芯片封测需求引领增长

半导体封测巨头日月光投控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7月公司实现营收515.42亿元新台币,较6月份环比增长4.1%,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微降0.1%。若以更能反映国际业务实质的美元计价,7月营收高达17.69亿美元,呈现更强劲的增长势头——环比上升6.5%,同比显著增长11.2%。这一差异突显了新台币汇率波动对账面营收换算带来的影响。

停产风波:宁德时代建霞锂矿暂停运营,全球锂市场再起波澜

据彭博社8月11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CATL)已正式暂停其位于江西省宜春市的建霞锂矿生产作业,此次停产预计将持续至少三个月。这一重大变动迅速引发锂产业链高度关注。

巨头财报亮眼:联发科高通逆势增,车用云端成新战场

近日,全球移动芯片两大巨头——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MediaTek)与美国的高通(Qualcomm)先后发布了最新一季的财务报告,为洞察消费电子市场动态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窗口。两份财报清晰地展现了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两大巨头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突破,竞相布局未来增长引擎。